第51章 父母之命,媒妁之約(1 / 1)

六嫂子仰了仰頭,希望眼睛裏亮晶晶的東西能被眼睛吸收。

“有故事!”楊清心想,不過,她不明白為啥農村的老太太明明自己過得這麼苦,卻又擠兌同樣留守在農村的張姨,所幸張姨對閑言碎語絲毫不慌,她有底氣,她的底氣就是楊爹爹六個女兒和她的一子一女的支持和理解,任由他人戳脊梁骨:“那些老太太的生活過得一地雞毛,卻來指點我的江山,真是笑話!”

六嫂子終於把眼淚活生生憋到了眼眶裏麵被吸收了。

“我們這個年代哪有你們這一代幸福,婚姻可以自主。”六嫂子冷不丁說了一句。

“父母之命,媒妁之約,雖然過時了,但,父母的建議我們還是要參考。”楊清說。如果當年聽了父母的話,也許今天的楊清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但,如果隻是如果,自己選擇的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張姨走過來給楊清使了個眼色示意楊清不要繼續聊了。

楊清起身拍了拍六嫂子:“六阿姨,現在你單身也可以享受婚姻自由!找個老伴互相有個照應,安度往年幸福生活。”

六嫂子反手抓住楊清的手又用另一隻手握住楊清的手臂:“姑娘,你六阿姨這麼大年紀,脊梁骨會戳破的,我沒有你張姨有那麼大的勇氣!”

“人的一輩子 把自己過好,不去幹涉他人的人生功課,也不去指點她人的江山,管好自己的嘴,別人怎麼說由他去,隻要自己幸福開心就行了。”楊清盯著六嫂子說:“誰也不知道明天哪個先走。”

“是嗎?那假如你六姨真的找個老伴,你會笑話不?”六嫂子一本正經地問。

“不會。我相信隻要是兩個老人都是真心相愛在一起互相陪伴,互相照顧的話,剛開始也許會有一些閑言碎語,也許會遇到很大的阻力,但時間會證明一切,隻要你們過得好,又關乎別人多大的事兒?”楊清盯著六嫂子說道,隨後把手抽出來。

楊清起身到了張姨的廚房,張姨隨後跟著進來。

張姨對著楊清耳語起來:“六嫂子故事很長,有時間說給你聽。”

“是嗎?我倒想聽聽。”楊清饒有興趣地看著張姨。

“最好是不去議論這些!過好自己!”張姨說。

“我倒想聽聽她到底有什麼故事!”

張姨走向門口向外張望,她確定四嫂子和六嫂子已經各自散去,她才關上門。她放低聲音說:“二十幾年前你多多少少應該聽到過有個男的因為老婆在外偷人跳到羊古巷自殺的消息吧!?”

“聽說過,這與這件事有關嗎?”楊清問。

“那個自殺的男子就是六嫂子的老公!”

“六嫂子不是你逝去的老公的弟弟的老婆嗎?”

“不是!隻是學手藝時的兄弟排行,沒有血緣的弟弟。”

“哦!這件事聽說過!聽說那男的老實懦弱!”

“那六嫂子在我爸爸和你這件事情上怎麼也是隨聲附和地。”

“眼紅吧!她四十八歲守寡一直不敢和男的在一起,怕被人說閑話!”

“她老公都自殺死了,事情已經公開了,還要什麼麵子。”

“她不承認有啊!是他老公因為抑鬱多慮多疑才自殺的。”

“她到底有沒有那事!”

“六嫂子兩個兒子因為這件事受了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小兒子本來學習成績蠻好,考大學沒啥問題,但結果這事一出,她小兒子也沒考上大學後來出去打工,至今都怨六嫂子。”張姨又瞅了一眼門口。

“有沒有那事不知道,但是男主是六嫂子的初戀。”張姨開始擇菜準備做飯。

“那為什麼六嫂子又沒有嫁給他。”

“那個初戀對象的家庭成份不好!六嫂子的母親死活不同意。”

“那時候講究這個!真有點不可思議!”

“嗨!那就是啊!六嫂子家庭成份好,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她的初戀是地主、富農,門不當戶不對的。”

“這有什麼關係啊!”

“六嫂子母親不同意,她看不起地主富農的夏清長。”

“夏清長是夏老師嗎?”

“沒錯,就是教你們英語的夏老師。”

“哦!夏老師不是和郭老師結婚了嗎?”

“是的!郭老師家庭成份也是地主富農,她和夏老師家比較相配。”

“那後來夏老師和郭老師結婚了為什麼又和六嫂子有來往,而且還鬧出自殺死人這麼大的醜聞?”楊清問。

\u0027張姨起身又從門縫裏瞅了瞅門外,直到確認沒人才回到噶嘛凳前坐著,繼續擇菜。

她似乎有很多話要說,又不知怎麼說,最後她歎了口氣說道:“婚姻是一個的命,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不強求!”

“張姨你倒是說重點啊!”

“這也不算是扯是非,這是那個年代的婚姻和愛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