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丞相當成偶像,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決定。”廖化對諸葛亮佩服不已,“這真是破敵的好主意,我就想不出來。”
“好,我們出發,迎戰。”
可是軍令一下,卻找不著魏延了。
打仗沒大將怎麼行,可把人急的。
魏延跑到哪兒去了?
魏延正在崇山峻嶺之中苦苦跋涉。
隨從問:“你這是幹什麼?”
“因為我想做一番偉業,名垂青史。”魏延充滿向往。
“那也不至於東鑽西竄的。”
“這一個人的理想不等於當外公,坐等幾十年就能實現。”魏延說,“理想必須苦苦尋覓才能成功。”
魏延對人生感悟深:“而且還得尋找自己的路才行。”
魏延繼續前進,一不留神,眼前就出現了一片平原,魏延不解:“我這是走到哪兒了?”
“已經到了魏國的隴西。”
“天!這樣快,不可能吧。”
“因為你剛才走的那條路,叫子午穀,所以就快了許多。”
“為什麼叫子午穀就快?”
“你難道不知從南極到北極,子午線最短嗎?那子午穀,當然也是穿越祁山到隴西的最短路途了。”
魏延興高采烈地回到軍營中,問廖化:“我們的士兵趕路快不快?”
“不算太快,他們是步兵,走路來著,快不了。”
“騎兵呢?”
“那的確要快一些。”
“有沒有更快的了?”
“那隻有逃兵了。”
“行,有就好。”魏延興奮,“魏國的大軍都在祁山,我們隻需派出一隻快速部隊,穿越子午穀,那魏國的隴西就可以盡歸我們所有,而祁山的曹軍斷了後路,也必然不攻自破。”
“天,這主意太好了。”廖化趕緊向諸葛亮彙報。
可諸葛亮卻不以為然:“那不行,我不可能派兵。”
廖化不解:“這計策有問題?”
“不是,我也知道如果用這計策,曹軍可破,說不定魏國也指日可下,可是,這對我沒什麼好處啊。”諸葛亮說,“那一統天下的功勞全歸於魏延身上了,他的名氣豈不是要蓋過我?”
“我才不笨,因此,就隻能用我的‘暗渡陳倉’的計策。”
諸葛亮的“暗渡陳倉”之計還真的不錯,結果打得曹軍大敗。郝昭生病,沒法逃跑,陣亡了,隻有曹真逃回了隴西。
不過,曹真感到很幸運:“幸好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要不然我也會屍骨無存了。”
“我還可以收集殘兵抵禦一下,等著司馬懿來收拾諸葛亮。”
就這樣,諸葛亮因嫉賢妒能,不用魏延之計,才使魏國逃過一劫,不至於全盤皆敗,而魏延也因懷才不遇,最後反叛了蜀國,落得了個身敗名裂的悲慘命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