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張珂珂,是一名心理谘詢師。我在這個領域已經工作了五年,治愈過無數的患者,也經曆過自己的心靈之旅。這次,我要告訴你們一個關於我自己的故事,這是我作為心理醫生的另一種解讀。
十年前,我在大學時期就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我常常想,如果我能幫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找到出路,那該有多好。於是,我毅然決定成為一名心理谘詢師。然而,我卻沒有料到,我自己也會成為需要被治療的人。
那是我職業生涯的最低穀。一位名叫蘇瑤的女患者走近 了我的生活。她因為無法走出母親去世的陰影,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悲痛之中。我和她一起努力,但似乎總是無法找到解決的辦法。我開始懷疑自己,甚至有過放棄的念頭。
然而,就在我即將絕望的時候,我讀到了一本關於心理治療的書籍。書中提到,治療師本身也可能患有心理疾病,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這讓我想起了自己,我決定去尋找新的治療方式。
“張醫生,你覺得世界上有鬼嗎?”
對於這種妄想情節比較嚴重的患者,我通常的治療手段都是順著他們講。但基於前幾次的無效溝通後我決定換一種治療方式。
“蘇小姐,鬼神之說隻存在於宗教典籍和遊戲小說中,在我們現實中呢是不存在的。我本人也是個無神論者。對於您母親的遭遇我深表遺憾,但我們不能沉湎在過去的痛苦中,人嘛,還是要往前看的。”
“有的,鬼是存在的,他就存在我們生活中,隻不過大多數人都看不到。”蘇瑤目光呆滯的看著我說道。
“張醫生,你說過人想象不出沒見過的東西,那麼鬼怪這個概念又是怎麼產生的呢。”她的目光依舊呆滯。
“其實這個問題很好解釋,人的大腦是一件很精密的儀器。時時刻刻都在接收來自外界的信息,從而進行係統的歸類,整理,總結。而你所認為的鬼怪呢,不過是來源於人類對未知事物的恐懼以及大腦中一些碎片信息的結合體,從而在你的腦中具象化。歸根結底啊,還是你對你的母親思念太深導致的妄想症及輕度精神分裂症。”
“一會我會數三個數,當我數到一的時候呢。你就會接受所發生的一切,接受你母親的死亡,忘掉你腦海中出現過的鬼怪畫麵。”
“三。”
“二。”
“一。”
一聲清脆的響指把蘇瑤從我的催眠中喚醒。蘇瑤的眼神不再呆滯而是變得澄明。看到她嘴角浮起的一絲淺笑我知道我的催眠療法起作用了。
“蘇小姐,回家之後記得精神類藥物要按時吃,情況好轉可以適量減輕藥量。如果還有失眠,幻視,幻聽一類的症狀隨時打電話給我。記得下周來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