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李榆(1 / 1)

公元前505年

……

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

至人!吾輩此生之夢想!

世間修仙的資源盡投注在天賦者身上……僅有悟性者,唯至人路可走。受天地所滋養,行至極致,可聽天地令。

初來平川仙派便被定義為無資質之極致,有悟性之平平。隨人流歸入外門弟子列,分配到珊瑚縣曆練修行。恰逢楚國郢都城破,百姓流離失所,不少楚國流民跋山涉水來到魯國,聞聽聖人之治。

李榆領完入門手冊孤身來到珊瑚縣,看著手上外門弟子令牌,一麵寫著猙獰,一麵寫著:風吹人物事,難過上心頭。暗橙色的背調,真應景……

毫無意外,非魯國外來者,都被安排至定流舍。提供粥食,床鋪,不日便安排工作。手無縛雞之力的李榆,既不會仙法,也沒有金錢壓身,必逃脫不了打工的命。

按仙師所言,內門弟子與外門弟子地位一樣,隻是修行方式不同,行至人路須入外門:猙獰。現隻知道猙獰門人駐紮在珊瑚縣,如何接觸加入猙獰門,需要悟性。

如此模糊的言辭,實在難以拿捏。唯有隨勢走,該咋滴咋滴。

“喂!”官兵來到李榆這統計信息:“你叫什麼名字,年齡,擅長什麼?”

“李榆,17歲,啥都不會。”

胡須大漢聞言白眼一翻,直道:“下一個!”

“熊三,18歲,身無長技。”

……

定流舍116人,事農者多,讀書人少有,還有零星幾個不到及冠的少年。

“喂,李榆。發什麼呆呢?官爺問話,主動報就是,還要他提醒你,被嚇傻了?”

熊三見官兵離去,在李榆身邊低語:“態度要好一點,像我們啥都不會,最有可能被抓去當奴隸!”

“不過你放心,熊哥我是來投靠親戚的,待我聯係上他,帶你一起脫離苦海。”

初來乍到,被認為是亡國流民,若真當奴隸去,真完犢子咯!

熊三見李榆若有所思,明顯有所意動,便定下道:“就這樣了!你替我修書一封…你會寫字不?看你斯斯文文,腰間佩玉…應該會吧?”

難怪熊三直奔李榆而來,原來是衣著上讓他覺得像讀過點書的。如今流民隻許在定流居活動,隻許寄寄家書之類的。若不是熊三不識字,怕是不會搭理李榆這樣的刺頭,還許下一份工作的名額。

“好。你說我寫。”

熊三從包裹裏取出一塊粗糙木板,隨地撿個石頭磨尖,不好意思地揉揉頭:“要不您將就一下?”

無語,接過石頭,試刻一道劃痕,衝熊三昂首:“長話短說。”

“好嘞!”

“熊爻,啟。叔父,我是熊三,熊一的二兒子。去年6月楚國國破,父親服兵役,一去不複回,我與哥哥逃難途中失散,如今孤苦伶仃滯留在定流舍,恐受奴隸之苦,永世不得翻身!乞求叔父收留我和幫我寫家書的好朋友,提供一份工作。敬請。”

“如何?李兄弟?”

李榆語氣溫柔:“都說長話短說,兩麵都刻完了,差點寫不下,喏,給你。”

翌日

官兵點出熊三、李榆兩人:“熊爻,打鐵鋪師傅。你們二人給他打下手,包吃住,沒工錢。”

“既是投靠叔父,在魯國落根,不要額外生事。”

李榆二人謝別。

珊瑚縣,位於臨邑,魯國最南方。不屬三桓,不受命於魯。自魯昭公收權失敗,逃往齊國起,魯國無君8年。自此當地勢力接管臨邑,外看皆如往常,實則自成體係。

孔夫子開創私塾,使天下人無懼身份都可讀書,學費也便宜,還會因材施教。門下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

珊瑚縣也有一家私塾,夫子叫句浮,字蒼茫。聽聞句蒼茫是亡國卿大夫之後,因是庶子且年幼,無甚麼家底,隻身一人來到魯國定居,借著一些學過的知識開私塾,教書育人。

路過私塾亦能聽到朗朗讀書聲,他們都是貧困並帶著希冀的孩子。

惜,趕著去投靠親戚,不能去結識如此這般的人物。

“熊三,你叔父是打鐵師傅,應該很有錢吧?”

“若有錢,還會不給你我工資?”

“有沒有可能是他吝嗇?”

“你放屁!不許如此說我叔叔……”

傳聞世間有鑄劍師,名歐冶子,鑄有七大神劍,其用各異,普通人執之亦有神仙之能。

不知熊爻會不會鑄劍?神劍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