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鹹陽落日的一抹蒼涼 (2)(1 / 3)

趙國的軍隊哪裏是章邯的對手?章邯軍輕而易舉拿下了趙舊都邯鄲。為了從心理上給趙人以毀滅性的打擊,章邯把邯鄲居民全部遷至河內(今河南武陟),把邯鄲古城夷為平地。

趙王歇和張耳倉皇撤出,跑到了巨鹿(今河北平鄉),哪曉得正遇上從長城線上南下的秦將王離。王離的這支軍隊,是秦軍中最精銳的一支,不像章邯統轄的隻是一些刑徒。

當年初冬,王離把巨鹿團團圍住,章邯軍也來到了巨鹿之南,修築了甬道,通過漳河給王離大軍源源不斷送給養,王離兵多糧足,遂猛攻巨鹿。

趙王歇,眼看著就要歇菜了!

此時陳餘收攏常山之兵,大概有萬餘人,駐在巨鹿之北。他認為自己這一點兵,怎麼能與秦軍一戰,於是不敢接戰。在他旁邊,有張敖收集了代地之兵,也有萬餘人,也不敢戰。

此外,還有齊、燕的兵馬來援,還是一個不敢戰。各路人馬隻是高築壁壘,“作壁上觀”。

——巨鹿,請大家記住這個地方。

《史記》裏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所謂逐鹿中原,就是說群雄都來爭奪天下的領導權。

今後的天下,究竟誰說了算?巨鹿——還真就成了秦與群雄逐鹿的焦點。

從目前的形勢看,章邯氣焰萬丈,誌在必得。什麼趙王歇,不過就是小菜一碟。

他完全沒有料到,秦末戰爭史上最壯觀的一幕,就要拉開了。

披掛一身閃亮鎖子甲,高大、威猛、殺人如麻的秦軍,馬上就要遇到一支要讓他們魂飛膽喪的天兵天將了。

巨鹿被圍得苦,趙王歇可不想就這麼歇了,他不斷派出使者去哀求楚懷王出兵相救。

楚懷王,這陣兒看起來已經不像個放羊娃了,做事有了點“謀略”。不過他出的著兒,都是臭棋。他怕部下坐大,便收了項羽和呂臣的兵權,自己直接統兵,收兵權本來沒錯兒,但當此用人之際,這樣幹也未免過早。

他隻給了項羽一個空頭的“長安侯”,項羽本來就懷恨在心,出兵救趙的時候,又偏偏任命不懂軍事的宋義為上將軍,讓項羽和範增做宋義的副手。

這種安排,完全是亂命,是自己給自己添亂。

宋義進兵到了安陽之後,也畏懼秦軍,不敢再前進了,一待就待了46天。不管趙國使者怎麼泣血來求,他就是按兵不動。

這時節,正是死冷寒天,十幾萬義軍凍得清鼻涕直流,宋義卻毫不體恤。

項羽忍無可忍,掂量了一下,覺得軍心還是可利用的,就衝進宋義的大帳,一劍宰了這個怕死鬼,然後詐稱奉楚懷王之命,將陰謀叛變的宋義就地正法。陳勝這一係的軍人,各個都善於“矯王命”,好在士兵們都尊重項羽,擁戴項羽做了“假上將軍”(代理上將軍)。

楚懷王聽到消息,當然不滿,但也隻能認可,正式封了項羽上將軍。

現在,是項羽來挑戰不可一世的章邯了。

項羽不愧是名將的後人,有膽有謀,他先派英布與蒲將軍率領兩萬人渡過漳河,切斷了章邯給王離送糧的糧道。

巨鹿城下的王離大軍斷了糧,頓生恐慌。項羽趁勢率領全軍渡河,要求士卒們砸碎鍋碗、燒掉軍營、沉掉船隻,每人隻許帶三日幹糧,有進無退。

英雄項羽,就這樣留下了千古成語——“破釜沉舟”。

項羽大軍一過漳河,首先就猛撲又累又餓的王離軍。

義軍是沒有退路了,不勝即死,於是各個沒命地衝殺,以一當十,那氣勢遠遠超過了按首級多少立功的秦軍。大概在此時,往昔滅國之恨、老懷王客死異邦之仇,都是義軍決勝的信念。

就這樣一連九戰,義軍殺聲震天,摧枯拉朽。

即使是從血海裏踏過來的秦軍,也從沒見過這種陣勢,終於不支,王離軍折損了大部,章邯軍倉皇西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