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將進入五月的時節,華琅平他們的探險有了很大的收獲。杜飛帆不動聲色的引導下,華琅平他們大方向基本正確,經過一番跋涉,居然被他們再度發現了九寨和竹海。
美麗的水光山色和接天的碧綠,讓一幹人全看呆了!而他們發回的視頻,則一時成了點擊和下載最多的,超過了‘大發現’的成果公布。
而隨後華琅平的一篇《再度麵世的美麗》的文章發表,更是讓人對那曾在上古時期輝煌的美麗風景向往。
公約隨後公布了一係列的條例,對這兩處風景實行無機械,無煙火,無垃圾的三無管理,理由很充分,不要讓人為的痕跡毀了這美麗的風景。
華琅平和他的朋友分開後,就各回各家,他們要休息到九月份才再度出發,夏季還是在家裏好,太熱的天容易出事。
華琅平回到西平後,又和洪教授一起對‘大發現’進行研究。而他的沿途風光攝影被一些地質學家要去,和‘大發現’裏風景攝影做對比,研究幾千年的風景變化,找出地質變化的部份。
這天,例休回家的杜飛帆收到陳嶠邀請,請他全家去五福品嚐新開發的菜肴。因為是臨時接到的邀請,所以當晚光臨五福的除了杜飛帆一家六大一小,還多了一位美食探險家。
這位是華琅平帶來的,是他們這回探險時認識的,是為杜飛帆所做的美食而來的。既然來了,就一起去五福吧,那些菜多一個人品嚐也是好的。
到了五福,陳嶠帶他們去了思味軒,隨著‘大發現’的研究成果陸續公布,五福的包間、小廳和頂級客房命名也有了文化蘊味。
十多道精致的菜肴接連擺了上來,雖然份量很少,可架不住數量多,很快就讓七個大人吃的有些飽了。見陳嶠還想上菜,杜飛帆忙讓他打住,並說今天沒嚐到的過天再來,現在上主食,過會他們該回家了。
陳嶠這才通知廚房停了試吃餐,上點主食。沒想到是,上主食的是一身實習生服飾的楊錦垌。
楊錦垌推著親手做的‘豆燜飯’,洋洋得意的來到桌前。一邊提開食盒的蓋子,一邊說:“隆重推出時令美食豆燜飯!這款美食是用當季新鮮的蠶豆,再加入臘腸片,爆炒……咦……”
楊錦垌在看到那位美食探險家時,卻停了下來,用不敢相信的目光看著他,臉色也變得和身上的衣服一樣白。
這時那個探險家的神色也不大對,他閉著眼,用鼻子嗅著豆燜飯的香氣,臉上卻是一片迷惘,嘴裏還念叨著:“我在哪聞過這個味道?在哪?哦,是我做的!我要回去……回哪……給他們做……垌垌一定愛……垌垌!!!”
隨著那人口中大叫著‘垌垌’,他猛的睜開了眼,看著已經淚流滿麵,被陳嶠抱在懷裏才勉強站住的楊錦垌。
探險家用顫抖的聲音問:“你是垌垌?你爸爸呢?你都長這麼大了?”楊錦垌已經說不出話來,隻是頻頻點頭。
其他人見狀,忙上前幫忙,穩定兩人的情緒。這兩位都太激動了,小的還好,老的這位別暈過去,當初杜飛帆可就是暈過去了。
等兩人的情緒稍稍平複了些,才向眾人解開了迷題。楊錦垌鄭重的向大家介紹:“這位是我父親楊成,他離開家有二十年了,因為失憶,我和爸爸一直在找他。”
在向大家介紹完後,又對楊成說:“爸爸現在是大型長途飛艇的駕駛員,我是在叔叔家長大的,爸爸要工作,無法照顧我,叔叔和嬸嬸就主動接我去住,爸爸十天一輪休就來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