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從選址到建成,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現在西南大學的圖書館就成了主要的研究場所。
半個月下來,研究團隊已經從最早的十幾人發展到數百人。這還隻是核心內的學者和他們帶的研究生,還沒算外圍那些輔助團隊和人員。
畢竟每一項物品的信息量都複雜而龐大,單是某個專業的研究不能全麵解讀出來。於是洪明軒教授和各位學者,還有公約政府商量後,決定采取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
各團隊之間也沒分的那麼細,當別的團隊因涉及到自己團隊的專業來請求幫助,都是互相幫助。
五福的陳總經理從沒想到,五福意然也有參與研究的一天。
那天在廣場上播放的舌尖係列,經過學者研究後,發現其他的可以找到專業的研究人員,獨有裏麵各式各樣的菜肴找不到人研究。
這時那天在廣場吃過五福送來的套餐的人紛紛推薦,建議由五福來進行菜肴的研究。而經過核心團隊的研究,參考了五福以前有無私公開烹飪方法的行為,決定今後關於菜肴的研究都由五福負責,研究成果同樣要定期公開。
五福接到通知很意外,也有些欣喜,立時組織了自己最強大的廚師團來看舌尖係列,然後也是分團隊各攻一個係列。
而曾經過杜飛帆廚藝‘專訓’的大廚們,對舌尖裏的內容更能理解,很快就琢磨出幾道菜肴,經過幾番改進,很有幾分像模像樣了,他們反而是最早出成果的研究團隊之一。
另一個最早出研究成果的團隊是杜夫人周雁帶領的編織隊,經過她(他)們共同努力,那些編織書中的針法被他們研究出大半部份,並拍攝了視頻公布在智能網上。
正在人們好奇這些針法有什麼用的時候,那些上古時期的電視劇開始播放出來了。研究團隊終於弄清楚了電視劇電影是什麼,於是開始逐步逐步在智網上播放一批電視和電影。
當電視劇裏,愛人間那些親手編織的愛心牌毛衣、情侶牌手織長圍巾,還有各式各樣的毛線帽華麗麗的出現在人們眼前時,人們終於明白了那些針法是做什麼用的。
於是一股為愛人家人織一樣手工物品的熱潮悄悄流傳開來,後果就是各種編織線和編織工具一時十分緊俏。
有聰明的商家及時跟進,取得授權後,生產了大批的編織用品,很是賺了一把,後來還形成了品牌,產品也係列化了。
而有一個最出成果卻默默無聞的人就是杜飛帆!杜飛帆現在是無比後悔把菜譜也收進了集裝箱,對這類圖文並存的書箱,采取的是直接掃描做成圖片格式的電子書。
於是有天杜飛帆例休回家時,杜夫人遞給他一個電子書卡說:“兒子你好像這些年做菜學得不錯,你想想辦法,把這書裏的菜做出來嚐嚐。材料我讓家裏的農場送來。”說完就不管了,忙著去逗小吉祥了。
杜飛帆打開電子書後,哭的心都有了!嗬!和前世老媽扔給他的書一樣,隻不過一個的是紙質的,一個是電子版的,都是《新編家常菜1000種》!
前世老媽的理由是現在外麵的飲食讓人不放心,為了健康也為了以後好說媳婦(杜非凡那時還沒出櫃),必須學會自己做飯。別的要求也不多,這書上的菜,你能做出五十道就行。
為此,大學生涯的三個暑假,杜非凡(杜飛帆)都被杜媽媽委以家庭大廚的重任,然後就成了半個廚師。
再到後來堂姐坐月子,杜飛帆被老媽抓去當差,又是一番訓練實習,杜飛帆覺得如果誰家聘用月嫂不分男女,自己去應聘一定是妥妥的穩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