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國命縱橫上卷(2)(1 / 1)

強悍倔強的商於山民們,一直為當初沒有能保護住商君痛悔不已,如今要安葬保護商君遺骨,官民一體萬眾一心,沒有絲毫的猶豫。所有從商於山地走出去闖世事的商於子弟,無論從戎的兵將,還是從政的吏員,都義無反顧地將商君看成了商於大山的“自己人”,商君的歸宿理當屬於商於。做了名臣封地的庶民,將功臣封主看做至高無上的聖賢,這是春秋戰國以來久遠的大義傳統。自然,更深的根基在於,商君對秦國有無上功勳,對窮困的商於有再造之恩,卻又從來無求於封地絲毫。如此封主,商於人如何不刻骨銘心?上天將商於賜予了商君,就是將商君的危難沉浮托付給了商於子民。商君臨難,商於人若袖手旁觀,天下大義何存?商於人顏麵何存?那個做了前軍副將的山甲,就是昔日商君在櫟陽南市徙木立信時的扛木少年。正是這個山甲,帶了一百名商於子弟兵從函穀關秘密趕到鹹陽刑場,要在刑場搶屍,發誓將商君遺骨運回商山。與此同時,在鹹陽為官為吏為商的商於人也紛紛走動,秘密聯絡,私相籌錢,打製了堅固的篷車,準備為商君收屍。

在渭水大刑場,商於郡守樗裏疾與商於族長們與這兩股商於“鄉黨”不期而遇,一個眼神,三股力量便湊到了一起,不消片刻,已迅速秘密地計議停當。

行刑即將結束之際,秋雷暴雪驟然降臨。監刑官員們還在手足無措的時刻,商於人以他們特有的精明算計,三方配合,從無數要為商君收屍的力量中捷足先登,搶走了散落在刑場草地的商君屍骨,也搶走了白雪的遺體,幹淨利落得連一根頭發都沒有落下。及至甘龍、杜摯與孟西白們一片驚呼,尋覓商君遺體以“驗明正身”時,商於人的馬隊已經消失在茫茫雪霧之中了。

商於人的神速隱秘幹淨利落,讓侯嬴率領的富有秘密行動傳統的白氏門客們驚歎不已。他們是要將商鞅和白雪的遺骨運送回魏國,安葬在安邑涑水河穀的白氏墓地,利用白圭的巨大聲望,保護商君夫婦的墓地不遭破壞。侯嬴雖然想到了秦人絕不會教商鞅暴屍街頭,但也以為,在甚囂塵上的反變法聲浪中,秦國即或有人行動,也是頗為顧忌,豈能有他以商君“親屬”名義公然行動來得快捷?沒有想到,商於人竟在如此混亂的人海中有如此神奇的快速行動。驚怔之中,侯嬴得知了這股搶屍者是商於人,感慨地長噓一聲,命令白氏門客們停止了行動。

鹹陽刑場還有另外一股秘密收屍的力量,這是玄奇率領的墨家弟子。玄奇在陳倉河穀安頓好虛弱昏迷的熒玉之後,便與身邊的十多名少年弟子開始籌劃安葬商鞅與白雪。以墨家弟子的訓練有素,本當穩妥辦成。然在人山人海的刑場上,在驚雷暴雪的混亂中,玄奇的十幾個人顯得力不從心。剛剛擠挨到刑台附近,玄奇眼見一隊騎士圍住了刑車,一群精壯的黑衣人呼嘯而至,飛奔著撿拾散落的屍骨,頃刻之間煙消雲散。問一個老人,得知這是商於人的行動,玄奇當即放棄搶屍,率領弟子直奔商於大山來了。

千山萬壑的大蟒嶺中,有一座高聳入雲的孤峰,商於人叫它孤雲峰。

尋常時日,總有一片白雲纏繞在這座孤雲峰的半山腰,誰也沒看見過這孤雲峰究竟有多高,有多險。此時大雪初晴,紅日高照,孤雲峰雲霧盡收,清亮亮地顯露了出來。遙遙看去,一柄長劍直刺青天,又恰似銀裝素裹的長發仙女,亭亭玉立在萬仞群山。峰頂一片皚皚白雪,幾株蒼鬆翠柏,在陽光下分外高潔。接近峰巔處生出一片小小的岩石平台,掛下一簾晶瑩透亮的冰瀑,直伸向幽幽穀底。

這裏,便是商於人為商君和白雪選擇的墓地。

樗裏疾與十三縣令並數十名老族長,為了商君安葬,大費了心思。按照傳統禮法,商君當以公侯國葬待之。如今商君蒙冤,身受極刑,國葬禮遇夫複何求?反複計議,商於人決意按照山民最古老最隆重的禮儀來安葬商君。原先,人們想到的,隻是將商君遺體神聖地安葬在綿綿大山的隱秘地帶,卻沒有想到,會有一個如此美麗的女子為商君殉情而死。白雪在刑場殉情剖腹,血染法場,使商於人和千千萬萬老秦人一樣熱血沸騰,唏噓不已。再度計議一拍即合,商於人決然要用“懸棺大貞”來安葬商君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