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度外之慮(1 / 2)

日本宣布跟隨美國介入台海戰爭,讓戰場局勢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7月28日清晨,應聯合國要求,俄羅斯與法國的駐華大使與中國外長進行了第一次正式協商。

這是國際社會為消除戰爭、恢複和平做的第一次努力。

在將近一百五十分鍾的會談中,俄羅斯與法國大使提出應該立即停火,通過談判解決台海危機。

中國外長再次申明:在島內選舉中勝出的**不顧兩岸人民渴望祖國和平統一的夙願,製造的“公投危機”已經越大陸底線,向分裂邁出了實質性步伐;維護國家與民族統一是中國政府的基本職責,台海衝突是中國內戰,是中國人的問題,不需要、也不允許其他國家插手;中國政府不會在國家統一問題上與任何國家進行任何形式的談判;如果某些國家不顧中國政府與中國人民的嚴正警告,一意孤行的進行軍事介入與幹預,必然遭到全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與頑強抵抗,並且必然會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下,基本上沒得談了。

當天稍微早一些,也就是美國東部時間27日下午、白宮新聞言人宣布將出兵介入台海衝突之後,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就向聯大與安理會提交了抗議書,要求包括美國在內的第三方立即停止介入行動。與此同時,中國駐美大使向美國國務院遞交了外交照會,要求美國立即撤回出兵聲明,停止幹預行動,不得為台灣當局提供任何形式的幫助,切實履行《三個聯合公報》的承諾。

隨著外交鬥爭白熱化,台海戰爭的起因也備受關注。

按照大陸官方媒體的宣傳,台海戰爭的直接起因是**重新掌權後搞的“獨立公投”過了“和平統一”的底線,迫使**不得不選擇其他手段,在事態進一步惡化之前實現國家統一。

事情總有正反兩麵。

按照台灣當局在戰爭爆後表的申明,**悍然動戰爭,寄希望以武力吞並台灣,與僅僅停留在紙麵上、還沒正式進行的“獨立公投”毫無關係,而是要以此轉移嚴重的內部矛盾。

所謂人無完人,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不可否認,在2ooo年到2oo8年期間,執掌台島大權的**推行的“去中國化”運動對兩岸關係造成了很大的破壞,使得台海軍事一度緊張,還導致中美關係降到冰點,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造成了非常嚴重的負麵影響。

這種反複無常、難以預料的動蕩,不符合大陸利益、更不符合美國利益,所以2oo8年大選,國民黨戰勝了由前副總統率領的**。隨後不久,前總統貪汙受賄醜聞曝光,**在島內的聲望一下跌到穀地。

有理由相信,**前總統鋃鐺入獄是大陸情報機構的傑作,而且得到美國情報機構暗中支持,至少獲得默認。

可惜的是,這種對兩岸實現和平統一的有利局麵並沒維持多久。

先得承認,在2oo8年之後的四年間,兩岸頻繁接觸,在和平統一的道路上取得長足進步,比如實現三通與直航、向大陸遊客開放等等,兩岸高層也多次在其他場合進行非正式會晤,但是最實質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即和平統一的政治基礎。台灣當局並不指望“鯨吞”大陸,隻是要求進行直選,由兩岸公民直接投票選舉國家領導人與中央政權,並且將此寫入憲法,成為基本政治體製。

這個問題不但沒有得到解決,甚至沒有得到**承認!

按照**的說法,阻礙兩岸和平統一的主因在太平洋對岸,即維持台海現狀是美國攝製中國的最佳選擇。

暫且不說這個觀點是否正確,如果一切順利,數十年後,隨著大陸在經濟總量上過美國,成為“頭號強國”,擁有戰勝美國的實力,至少能讓美國在幹預台海衝突時付出慘重代價,台海問題將迎刃而解,政治體製不再是問題。

可惜的是,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場在。

2oo8年底,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的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國際局勢。兩年之後,在2o1o年底由彙率大戰引的全球經濟二次探底使國際局勢更加錯綜複雜。世界格局大洗牌,各國競相調整基本戰略,力求在新的世界大局中獲得一席之地,而且是靠近中心的席位。也就在這個時候,台海關係出現了微妙變化。

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出台了眾多經濟刺激政策,通過各種方式,比如降低台灣農產品關稅、鼓勵赴台旅遊、為台商提供更加優惠的稅收政策、加強兩岸文化交往等等手段,積極改善兩岸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