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鄭莊公,挾天子以令諸侯(1 / 2)

公元前744年,平王卿士鄭武公去世,接班的是他兒子鄭莊公姬寤生,而他的母親就是大名鼎鼎的武薑,申侯的女兒。

父親是周王卿士鄭國國君,母親是申侯女兒,用今天的話講,鄭莊公簡直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一生衣食無憂,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我們從他小時候說起。

他出生的時候難產,母親武薑生產過程中受到驚嚇,極其厭惡這個兒子,並給他取名寤生,時刻提醒自己這個長子是自己的仇人!

究竟什麼樣的母親,會如此痛恨自己的親生兒子?真的很讓人費解。

武薑後來又生了二兒子,取名為段。

幼子多得寵,武薑寵愛老二,就央求丈夫立公子段為繼承人,遭到鄭武公拒絕。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鄭莊公從小非但沒有得到母親的一點愛,還要時刻提防母親把自己廢掉。

悲催吧。

這種環境造就了他極其複雜的性格:表麵上裝的人畜無害,波瀾不驚,內心察言觀色,小心謹慎,工於心計。

公元前722年。

這天武薑找到大兒子鄭莊公:“公子段業已成年,不能總呆在京城,給他一塊封地吧。”

鄭莊公:“母親說的是,您覺得哪裏合適呢?”

武薑白了大兒子一眼:“知道不早說,還非得等我我先開口?”

鄭莊公:“母親教訓的是,兒子忙於工作疏忽了。”

武薑哼了一聲:“哼!就把製封給他吧。”

鄭莊公一怔:“製是險要之地,當年虢叔死在此地,二弟封在此地恐怕不合適。”當年鄭武公滅掉了東虢國,鄭莊公口中的虢叔就是東虢國的國君。

武薑似乎早料到他會這麼說:“那就把京(滎陽)封給他吧。”

鄭莊公心中一驚:“京是鄭國最大的城邑……”

武薑拍案而起:“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封哪裏?”

鄭莊公連忙賠不是:“謹遵母親教誨,公子段封於京邑,封號為京城太叔。”

武薑滿意的走了,權臣祭仲看不下去了:“公子段的封邑比國都新鄭還大,在百姓眼裏您會很沒麵子的。”

鄭莊公歎了口氣:“你都看到了,武薑要這樣的,我也沒辦法。”

祭仲:“武薑的胃口你能滿足的了嗎?今天要封地,明天要君位,你怎麼辦?”

鄭莊公微笑道:“多行不義必自斃,等等看吧。”

沒過幾天,公子段在京附近擴張版圖,把西鄙、北鄙兩個小城劃入自己的勢力範圍。

鄭莊公的叔叔,將軍公子呂氣衝衝的問道:“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你要是不想當國君就早點說,我們去服侍公子段。”

鄭莊公:“不礙事的,由他去吧。”

沒多久,公子段又劃走一個小城,暴脾氣的將軍公子呂坐不住了:“動手吧!,等人家段實力雄厚,再不動手來不及了!”

鄭莊公:“他沒這個能力,勢力越大,崩潰的越快。”

公子段見無論怎麼折騰也沒人管他,就購置了武器裝備,並寫信給母親武薑,約定起兵造反的日期。武薑答應作為內應,屆時將打開新鄭城門。

幫著老二顛覆老大的政權,這位媽媽——絕了。

得到消息的鄭莊公凝重的起身說道:“他們無情就不能怪我無義了,是時候動手了,子封何在?”

公子呂:“臣在!”

鄭莊公:“命你率兵車二百乘,進攻京邑,剿滅公子段叛軍。”

公子呂:“得令!”

公子呂大軍一到,公子段的部隊頃刻間崩潰,段帶著殘兵敗將逃到鄢陵,後來又逃到共國避難,再也沒有回到過鄭國,他的兒子公孫滑逃到了衛國避難。

鄭莊公將母親軟禁在城穎,並向眾人發誓:“不到黃泉不再相見!”不久又後悔了,時常對身邊人唉聲歎氣,說自己不孝,思念母親。

城穎當地有位小軍官穎考叔聽說了這件事計上心來,就去找鄭莊公進獻寶物並彙報工作。

彙報後,鄭莊公賜給他酒肉,當時隻有貴族才能吃的上肉,小軍官得到酒肉賞賜非常難得,但穎考叔不著急吃,而是忙著打包。

鄭莊公有些奇怪:“穎考叔為何不吃啊?”

穎考叔:“國君的肉太好吃了,帶回去給我母親嚐嚐。”

鄭莊公聽了眼圈一紅,眼淚差點就出來了:“真羨慕你有母親可以孝順,我呢?父親去世,弟弟出走,母親……又無法相見。”

穎考叔就等著鄭莊公說這句話呢:“想見自己的母親就去見啊,有什麼不可以的?”

鄭莊公歎了口氣:“我已對天發誓,不到黃泉不再相見。”

穎考叔:“那就去黃泉見好了!”

鄭莊公:“你啥意思?”

穎考叔狡黠一笑:“國君你等我的好消息吧。”

回到城穎,穎考叔在山中挖了一個隧道,並在隧道中挖出地下泉水,將鄭莊公和武薑帶入隧道中的泉水處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