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父皇……您說什麼?”
朱標聲音微顫,震驚的看著朱元璋。
他腦袋有些發懵,懷疑剛才聽到的,隻是錯覺。
朱元璋黑著臉,抹了抹臉上的茶水,道:“咱說,把抑商,海禁等國策換了如何?”
噗通!
這次倒是聽清了。
不過朱標也跪了下去,顫聲道:“父皇三思!”
什麼叫國策?
國之策略!
這東西豈能是說改就改的?
一個處理不當,那可是要天下大亂的!
朱元璋長歎一聲,看著朱標的眼神中,帶了一抹複雜之色。
不管是從性格,心性,還是手段,標兒都是最適合坐天下的那個人。
但若是開疆拓土,恐怕還差些火候。
他緩緩起身,將張辰跟他說的與朱標說了一遍。
許久之後,朱標愣在原地,腦海中一片漿糊。
他想說什麼,但什麼也說不出口。
因為,說的都特麼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重農抑商錯嗎?
沒錯!
它使得大明能在短短十幾年內農業迅速發展。
海禁有錯嗎?
沒錯!
它保護了沿海百姓免於倭寇劫掠!
優待士紳豪族有錯嗎?
也沒錯!
它為大明江山帶來了源源不絕的人才!
可是那些劣根,也都是這些國策帶來的!
足足半個時辰,朱標這才捋清腦袋,他苦笑一聲,道:“父皇若要執意如此,兒臣自然支持。”
“但這些事,恐怕會惹很多人不快。”
光是士紳豪族下麵的土地兼並這一問題,就已經觸碰到了太多人的利益。
聞言,朱元璋卻是冷笑一聲,道:“哼!誰敢阻止,就別怪咱家不念舊情!”
看著神色冰冷,殺氣騰騰的朱元璋,朱標怔了怔神,最後還是什麼話也沒說出口。
……
次日,朱元璋便將這件事在朝堂上說起。
增加上稅,解除海禁,攤廳入畝。
三件事說出來,頓時引起了軒然大波。
隻不過礙於胡惟庸一案剛過去沒兩年,倒也沒人敢站出來反對。
人家老朱的屠刀,可是剛放下沒多久,血都還沒幹呢。
至於這方法是誰想出來的,自然也是張辰支的招。
吩咐這些事下去過後,不到半月,大明國庫就進了一大筆銀子。
太和殿。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賬冊,有些震驚。
“一百萬兩……”
半個月收取的商稅,竟然有一百萬兩!
要知道他大明現在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才一千三百萬兩!
張辰看著眼前失神的朱元璋,笑眯眯的道:“陛下,如何?”
朱元璋臉色僵硬。
回想起之前自己看不起商稅的模樣,隻感覺老臉火辣。
不過他到底做了多年的帝王,已經能夠輕易掌控自己的情緒。
輕輕咳了咳嗓子,朱元璋正色道:“區區百萬兩而已。”
張辰無奈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