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天武帝—朱慈烺(2 / 3)

“臣以為當務之急如史老所說安置流民第一,其實陛下應該整頓朝綱,先帝罹難山河破碎,朝野動蕩,朝臣到處結黨營私隻為一己私利。

如果陛下不整頓朝綱,想要安置流民這一步都不一定可以跨的出去。”

周亮工站出來義正嚴辭的說道。

在今日的議事中唯獨周亮工和閻應元不在朝堂中樞,此二人正是當初在北京鎮北王為他推薦的兩個人。

兩人還真讓他找到了,找到周亮工的時候,他對朝堂心灰意冷正準備辭官,隻能說他和朱慈烺緣分未盡。

要不然周亮工真的辭官了,範仁就派人將此人挖過去了。

“哼,你一個小小的監察禦史這裏也有你說話的份?”

戶部尚書高宏圖冷哼一聲一臉不善的看著周亮工。

“高公務動怒,今日我們不以身份看人,隻要能幫助我們大明重新崛起的諸公都可以說出來。

周公說的整頓朝綱慈烺也記下來了。

我們繼續討論……”

周亮工、閻應元自從在徐州等朱慈烺南下,跟著朱慈烺也有幾個月了,朱慈烺通過這幾個月的觀察發現兩人品性忠良真的比朝堂那些偽君子強的多。

隻是兩人官職太小,在南京沒有任何根基,朱慈烺這才登基幾日一時間還沒辦法提拔二人。

看著朱慈烺一直一副和善的表情剩下朝臣膽子慢慢變大了,有一半人支持錢謙益對闖賊的見解,細看一下都是東林黨的人。

剩下要麼提議繼續加賦,什麼國庫空虛,江北四鎮包括兩湖一帶將士已經一年沒發餉銀,糧草供應跟不上。

總而言之朱慈烺聽了一通下來很失望,沒一個人提到變革,沒人提到土地。

隻有土地真正到了百姓手裏,百姓才不會造反啊!

“諸公的話慈烺都仔細聽了,諸公的出發點立場都是好的。

但是對於大明慈烺目前的最需要解決的事情慈烺也有自己一點粗淺的見解,現在說與諸公聽聽。

還望諸公聽完勿要動怒,今日談話隻做飯後閑談,不做任何朝廷施政的決策。”

等所有人都說完後朱慈烺緩緩起身走到大廳中間挨著在眾人身上停頓了一下。

“公子請說,我等願意聆聽公子教誨!”

錢謙益今天還真沒把自己當外人,其他臣子都是陛下的稱呼,就他一個人稱呼公子。

朱慈烺能從北京返回他錢謙益付出的最多,就連自己的愛妾都送了出去。

如今錢謙益舍一己之私為大明已經在江南流傳開來,傳為一段佳話,更多的讀書人是對錢謙益的欽佩和對柳如是的惋惜。

“慈烺聽完諸公的見解,總結了一下目前大明就是缺糧缺錢。

一個泱泱大國的國庫空到耗子都懶得光顧,諸公以為是何原因?”

朱慈烺說完再次掃了一眼眾人,看著沒人想要站出來說話。

“自先帝登基以來連年天災?還是還是闖賊裹挾流民作亂十餘年讓國庫不堪重負?

慈烺認為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都隻是一個誘因罷了!

說到底是百姓無田可種,而朝廷一直還在加賦稅。

是朝廷一步一步將我們大明的百姓推到了我們的對立麵。

是我們朱家的皇子皇孫太多封地侵占了原本屬於百姓的田地。

是那些貪官汙吏勾結鄉紳兼並百姓良田,讓百姓淪為佃戶以至於災年無法上交足夠的租子,讓百姓淪為流民以至於最終成為流寇。

歸根結底就是土地問題!

慈烺認為這天下土地該動一動了,諸公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