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洋回來的時候,她正在竹排上滾動,追逐著土豆的背影。

主要是衣服穿的太厚,讓她連爬都爬不了,所以聰明的小腦瓜想到了這個辦法。

也幸好竹排比較幹淨,否則她這樣滾動幾分鍾下來,衣服絕對要變髒。

現在則好,免去了一頓教訓。

接著吃過早飯後。

周洋再次繞著竹排巡視了一圈,確認周圍沒有危險後,就再次回到竹排。

將已經停了幾天的兩個灶台取出來。

因為剛剛吃飯的時候,水青萍突然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之前攢下的純淨水,這一周下來已經吃的差不多了。

所以周洋打算重啟蒸餾。

不過和之前不一樣的是,他這次打算再改造一下,把蒸餾裝置變得更好。

這樣不僅蒸餾起來更方便,蒸餾出的純淨水的量,也能比之前更多。

說幹就幹。

這一次上方的冷卻裝置,周洋同樣使用了金屬,淘汰了之前的塑料布。

然後又使用不鏽鋼的鋼筋,將上下兩處連接到一起,把蒸餾裝置變成一個整體。

最後又在上方冷卻的隔層中,接上一根塑料管。

這樣冷卻好的純淨水,就可以順著塑料管直接流出來,進入下方的水桶中。

和之前的看起來,明顯更正規了。

而且效率也變得更高。

接著等到兩個蒸餾裝置都開始工作,周洋又想到了另一個問題。

那就是蒸餾出的鹽。

之前連續十多天的蒸餾,攢下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百斤,還都堆在房間裏。

現在蒸餾效率的增加,積攢的粗鹽肯定也會越來越多。

所以周洋決定做一個提純裝置出來,這樣這些粗鹽就能變成可食用的食鹽。

而不是一直堆在房間裏。

不僅不能吃不說,還非常占地方。

至於具體該怎麼提純。

思考了十幾秒後,周洋回到房間翻出了幾本物理和化學書,然後直接跳下了竹排。

坐在冰洞旁邊,一邊守著幾處漁網,一邊尋找著自己需要的知識。

這個過程中,讓周洋驚喜的是。

自己之前看不懂的物理和化學,一些簡單的知識,現在看一遍就明白原理。

就算是難一些的知識,不能一遍就完全看懂,也能略懂一二。

周洋心裏將其歸結為,智力屬性的再次提升,讓他自己變得更聰明了。

等時間來到中午的時候,周洋已經將幾本書粗略看了一遍,也找到了想要的東西。

吃過午飯後。

他先將攢下的粗鹽全部取出來。

接著用水化開,使用木炭和沙子,布料這些東西,製作了一個粗過濾裝置。

將那些不溶於水的雜質,先過濾去除。

接著是第二步。

他又製作了一個鐵鍋,並且改造出一個新灶台,對過濾後的鹽水進行多次蒸餾。

在蒸餾的過程中,還往鍋裏添加了一些草木灰,用來祛除一些蒸餾不掉的物質。

最後等到蒸餾結束後,鍋底再次剩下一層白色晶體,而且顏色比之前更好。

之前的粗鹽,顏色雖然也是白的,但是數量多了之後,看起來總有其他顏色。

而現在則是真正的純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