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足夠小,強化材料才夠用。
而這二十五平米的房子,對於周洋而言,也隻是完成了庇護所的主體。
將裝食物、圖紙、等珍貴物資的箱子,全部搬進小房子後,周洋再次回到外麵。
這個時候的雨,也下的更大了。
拚接了一些略微長一點的木板後,周洋將它們斜著立起來。
一端訂在竹排上,另一端和小木屋牆壁的上方連接,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空間。
不僅能夠提升庇護所的穩定性。
等到四麵全部搭建好後,還能多出四個麵積小的,可以存儲物資的房間。
而且對於最中間的房間而言,相當於又多了一層防護。
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在搭建的過程中,除了在正麵留下一道暗門外。
周洋還在其他三個方向的斜牆上,各自切割出一個巴掌大的小缺口,然後用玻璃填充。
這樣相當於留下三個觀察窗,不管那個方向出現襲擊的生物,都能第一時間看到。
同時周洋還在中間房間牆壁上,也各自留下了一道暗門,用來連接四個小房間。
需要的時候打開存取物資,不需要的時候關閉,保證中間房間的絕對安全。
當然為了確保有光照,以及不會出現缺氧等情況。
周洋也在中間房間的頂上,留下了四個小缺口,同樣用玻璃填充。
而且和側麵的缺口不同的是,頂麵的缺口和屋頂之間,還有一指寬的空隙。
並且玻璃的麵積,要比缺口大。
如同一個倒扣的碗
這樣缺口不僅可以提供光照,縫隙也能保證房間內的空氣流通。
一切全部建造完成後,時間已經超過十一點半。
不僅雨滴變得黃豆大,也漸漸開始出現風聲,同時海浪也逐漸變高。
這是狂風暴雨出現前的最後景象。
周洋先是將竹排上的剩下的物資,能搬進房間的全部搬了進去。
至於房間裏放不下的,就隻能留在外麵聽天由命了。
接著召喚出屬性麵板,製作了少量尖刺陷阱,以及大量刺網。
將陷阱之前留下的缺口補充後,又緊貼著尖刺陷阱區域,布置了一圈刺網。
等到布置完成後,時間已經來到十二點半。
周洋也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狂風暴雨。
瓢潑大雨不停澆灌在頭上,再加上拍打上竹排的海浪,真的叫上下兩重天。
如果不是穩定性足夠好,他估計自己得先體驗一下刺網和陷阱了。
最後周洋從布置完成的刺網上,牽引出一根金屬線,並且延伸到了房間裏。
這是刺網變成電刺網的關鍵。
因為如果沒有它的話,刺網就隻是普通防護網了,而不會有電擊作用。
穿過兩層暗門,回到中間房間後,周洋先是把淋濕的衣服脫下。
接著召喚出屬性麵板,開始製作強化材料。
這些天交易的竹子,已經全部消耗光。
此時竹排外麵的海麵上,就隻剩少量木頭還在飄著。
為了防止接下來的災難中,它們被狂風吹走,白白浪費掉。
周洋直接製作了接近六十份強化材料,將所有木頭全部消耗的一幹二淨。
接著盯著一堆強化材料看了兩麵後,他開始完成庇護所的最後一步。
也就是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