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風雲 第二十五章 戰爭結束(2 / 2)

日本政府終於現,現在的戰爭形勢完全與日俄戰爭時不同。那時有英美兩國的金錢和物資支持,現在這兩個國家卻在變相支持他的敵人一中國。而且日本情報人員回來的消息使日本政府最終決定,結束這場極有可能轉入持久化的戰爭。這個消息或真或假。那就是中國或者美國正與英法兩國進行秘密談判,英國可能要以太平洋上赤道以北的某些德屬殖民地為代價,換取中美兩國對德宣戰。

不管這叮,消息是真是假,日本政府坐不住了。他們認為必須盡快結束這場陷於膠著的戰事,將護航軍艦抽調出來,組成南遣艦隊,先行奪取赤道以北的全部德屬太平洋島嶼,包括馬裏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帛琉群島,以及太平洋地區海底電報通信中心雅浦島。

同時要向中國表示出和解的姿態,以便就近利用中國的資源。開動工業機器,大戰爭財。當然,一場對中國的複仇之戰是不可避免的。但這應該是未來的事情了。應該承認,目前日本並沒有將戰事進行到底的實力,拖下去的戰爭將是兩敗俱傷。誰也沒好處的結局。

日本參戰為了什麼?不就是預測協約國必將最後獲勝,同時考慮到奪取德國屬地比奪取英、法、俄等國屬地更容易些嗎?可是戰事以這樣的結果告終,就必然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大偎重信自然就成了替罪羊。按照古島一雄的說法:大限內閣根本不行,隻不過是官僚軍閥的爪牙而已,不仰山縣有朋之鼻息則一事無成。

其實,元老們對大偎內閣的最大期待,就是壓製政友會和解決不受歡迎的6軍增編兩叮,師團的問題。由於歐戰的爆,再加上元老們已經有了更合適的人選來達到他們的目的,所以,他們認為已沒有必要再為大偎內閣的崩潰踩刹車了。大限在元老們的逼迫下,決心辭職,並上奏由加藤高明接任相,遭到拒絕。隨後。朝鮮總督寺內正毅成為相。開始組閣。

日本新政府剛剛成立,便以極快的度宣布單方麵停火,然後幾乎是立刻撤退了山東沿海的軍艦和殘存6軍,並且通過英法兩國向北京政府表示他們願意談判解決中日之間紛爭的誠意。

與此同時,日本海軍建立了由戰列艦香取、鹿島、薩摩以及戰列巡洋艦鞍馬等艦組成了“特別南遣支隊”和“第二南遣支隊”載著6軍向太平洋赤道以北的德屬太平洋島嶼開始進攻,到舊月

口日便已占領了全部既定目標。日軍每占一處,即在該地豎立日本國旗。建立軍政署。儼然已將其視為日本領土。占領馬裏亞納群島中最大的塞班島時,日本人甚至將軍艦內神社裏供奉的“經津主神分祀”於該島,在原德國燈塔附近建造了“香取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