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來明月酒 佳人做伴訴憂愁
雨中情去孤身悵 唯留人間煙火長
1940年正處抗戰時期,華夏還未成立,經過三年慘烈的全麵抗戰,華夏進入僵持階段。華夏民族團結一致對外抗敵,道觀佛教或治病救人或入伍殺敵,殺敵報國和嚴守戒律並不衝突。
崆峒山道觀 廟觀甚多,以山麓問道宮為首,凡是修行五年以上道人,下山從軍,保家衛國。
重陽宮,白雲觀,永樂宮,萬壽宮,玉泉觀等道觀皆大開觀門,救助百姓,士兵。修行五年以上道人下山遊曆,救苦救難,盡綿薄之力。
“國家動蕩,世道不安,道觀佛門都已伸出援手,你們何必下山,清徽還小,若是你們出了意外,孩子該怎麼辦啊!”崆峒山道宮上三人對立而站,其中一位老者抱著個嬰兒向對麵的兩人說話。
“師父,我是您的親傳弟子,其他師兄師弟都下山了,我沒有理由留在山上,有國才有家,大家護小家,若有賊寇來,自當挺身打。這是您教過我的,若是我們真出了事,徽兒就交給您了!”兩人中的男子這樣說著給老者跪下磕了三個頭。久不起身。
另一人也跟著跪了下去,“唉。”老者歎了口氣,久久不語。
“師傅,您就放我們下山吧!敵人來勢洶洶,我們有本事在身,上陣殺敵,救死扶傷,都是應該做的。”
“普通人尚且去戰場前線,我們怎麼能躲在後麵尋求庇護。”女子麵容堅毅,神色堅定,直視老者說道。
“師傅,徽兒如今還小,記不住我們,若是真的回不來了,您就說他是孤兒吧,我們能托付的人也隻有您了,請師傅成全!”女子額頭重重的磕在石板上。
時間一點一滴的流過,終於在微風吹過,樹影作響時老者鬆口了。
“清林已作山間石,人間煙火顧舊事,徽道已是經往時,悠悠一夜望月池。你們 走吧。”說完老者背對而立。
“謝師父/師傅成全!”二人同時脫口而出。重重磕了個頭,起身轉頭就走,沒有一絲停留。
“一定要平安回來啊。”老者抱著嬰兒抬頭仰望天空,心中默默說著。
日子一點一滴的過著,時間一分一秒的走著,轉眼那個嬰兒已經兩歲了,都會走路了。
“小清徽!”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年衝著屋頂大叫,“你給我下來!”隻見瓦片上坐著一個穿著小道服的男孩,正歪著頭看前方,根本沒搭理少年。
少年生氣的原地轉圈圈,“小清徽!給你說過多少次了,不要爬到屋頂看山景!快點下來!”“哼!不要!”小孩撅著嘴扭過頭不看少年,大聲抗議說道。
“啊,仁和道長。”少年突然看到房柱旁站著一個人,恭敬行禮。“你去前殿吧,我來就行。”老者對少年說。“是。”說著少年便離開了這裏。
老者腳下一點便飄在男孩身旁,“怎麼又在這坐著。”“我無聊啊”“你是想下山吧,你可騙不了我”“哼!”男孩背對著老者,一副不要跟我說話,我不想理你的樣子。
老者摸了摸他的頭,“清徽,不是說好了嗎,你學會了我教你的東西,就可以下山。”語氣溫和的說道。
不過,老者教的東西屬實有些多了,很多在道觀修行半生的道人都沒學會呢。
“你就知道唬我,就這陣法我都學了半年呢,還有那麼多東西,什麼時候才能學完嘛!”男孩氣鼓鼓的說。
“你就是不想我下山!哼!!”男孩生氣的瞪著老者,小臉氣的圓滾滾的,眉毛眼睛縐在一起,像個生氣的河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