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裏傳來嬰兒的啼哭聲,產婆抱著兩個嬰兒喜出望外:“賀喜陛下!是一位皇子和一位小公主,是對龍鳳孿生兄妹。陛下來瞧瞧?”
永康帝滿臉擔心:“她可好?”
產婆回答:“皇後娘娘並無大礙,隻是渾身乏力就且休息了。待娘娘醒後,陛下再去看她亦不遲。”
“你把他們哄睡著抱到皇後那去便退下吧,免得打擾她休息了。”
“是,陛下”
到了第二日晌午時分,魏公公道:“陛下,您今日不必上朝,去探望皇後娘娘吧。這個點,她亦醒了。”
永康帝連忙起身更衣洗漱。完事之後,道:“來人,給孤備轎,去明華宮。”
“是!”
永康帝推開明華宮的門一看,是漢陽皇後雙手抱著小公主,嘴裏哼著小曲,搖籃裏躺著一位小皇子,此幕讓他感到暖心。他走上前,輕和地問道:“阿瑩,身子好些了嗎?”
“陛下前來怎不告知臣妾一聲?勞煩陛下掛心,臣妾好多了。您先坐坐,想想為我們的孩子取何名?”
“阿瑩高興便好。”
宮女們皆知,皇上的後宮最受寵的就是皇後了。他們自幼一同成長,亦算是青梅竹馬了。魏公公曾聽先皇提到過,他自幼慈母早逝世。漢陽皇後是被先皇帶到宮裏來的,她常在永康帝遇到跌宕時幫助他,一步步輔佐他登上皇位的。起初,漢陽皇後是不被人待見的,有些妃子嫉妒她,常常刁難過她。但後來他身份及地位居在高處,妃子們皆無可奈何了。
正當他們疑惑之際,一個貌美的女子牽著一個九歲的男童走來,道:“哎喲喂,名字還未想好?本宮的兒子‘清憶’乃是大抵兩歲時陛下才定好的。”
永康帝有點為難。漢陽王後緩緩歎了一口氣:“那堇妹妹有何想法?”
堇妃漫語:“我倒是有個想法,四皇子名雨序,則四公主名予汐。”
永康帝燦然一笑:“甚好!”
一年過後,在初冬,梅花盛豔。永康帝在大殿舉行周歲宴,眾人皆給龍鳳兄妹送上祝福和誇讚:
“祝小皇子和小公主連日凝神新墨勁,五更著意舊詩新。”
“公主長得真是靈動。”
“小皇子長得真像皇後。”
“公主粉雕玉琢,皇子眉清目秀。”
…………
三公主白嫣站在遠處,呆呆地看著這倆兄妹。白墨竹單手抱起她:“走近點,才看得清。”
白清憶不服抱著,白墨竹的大腿:“大皇兄出征剛回來,體力有餘?那抱抱我吧。”
白墨竹冷冷言辭:“不抱!十歲了還如此無理取鬧作甚?還不是因你長那麼矮。”
白清憶一聽此言,生氣地直跺腳。
白若安噗嗤一笑:“憶兒怕是要被人‘丟棄’了吧,怪你長得太矮了。”見白清憶惱羞成怒的模樣,她笑的更歡了。突然感覺背後發涼,轉頭一看,被嚇得一激靈:“母……母妃!女兒知錯了……”
檀貴妃把她拽到一旁,口吻嚴厲:“今日特殊,待會回去給本宮閉門思過,在罰你抄書,抄不盡就打手板。你乃天齊國的長公主,肆意妄為,成何體統?本宮已為你安排好了親事。再過幾年,你便要出嫁。再次告誡你不得放肆!”說完揮袖便轉身離場。
白若安敢怒不敢言,在心裏念叨:母妃……連女兒的終身大事您亦要插手嗎?為何您一直在束縛著女兒呢?為何要讓女兒當旁人眼中的閨秀?女兒隻是個十幾歲的姑娘啊……母妃,女兒失望了!女兒……恨您!
白嫣抓住她的手指,軟聲道:“長姐,長姐,陪嫣兒去看看四弟四妹吧。”
“好呀,嫣兒來,長姐牽你。”
周歲宴開場,氣氛直接升起。
漢陽皇後柔和地說:“一歲一禮,一寸歡喜。予汐,阿序,挑自己喜愛植物尚可。”
冗長時,白雨序抓起了一隻毛筆,白予汐則抓起一把短木劍在空中揮舞著。
轉眼七年時間已過,長公主白若安嫁給了漠河的一位大將軍;白予汐瞞著永康帝與漢陽皇後逃學,時而在浣竹殿裏與白墨主一同習武,時而與白清憶嬉戲打鬧;而白予序向來獨愛清靜,常在學堂或寢內挑燈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