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博弈 第354章 最強者之間的碰撞(2 / 3)

正因如此,邁克在自己自身需求以及那些與他關係極為密切的西部新興財團慫恿和支持下,才越來越向往政治權力中心,隻不過之前都在羅斯福圓熟的政治手段中暫時被壓製下來。然而,現在一切都在這場戰爭中被無可避免的激發了。一場政治動蕩以及東西部之爭正在迅速擴大。

反對地聲音馬歇爾並不害怕,相反,他認為有反對聯盟或者反對黨的存在可以使政府更加執政更加自由和民主,當然。即使他想去製止也分身乏術。自宣戰開始,美洲乃至整個世界各條戰線立刻變得熱鬧無比,太多的軍情需要他這個國防參謀總長去處理了。

墨西哥在當夜淩晨開戰剛剛開始,其新任總理即發表申明。譴責美國對中**隊的不正義戰爭,其主力兵團以及由中國援建地機械化兵團即向中墨邊境大批開進,其飛機更是屢次闖入美國領空,讓美國南部邊境所有軍隊緊張非凡。

與此同時,歐洲戰線,希特勒如同吃了興奮劑一般,命令所有一線部隊不計代價的向美軍發起反擊,意圖趁美遠征軍士兵鬆動之際,取回一些戰場優勢。馬歇爾和艾森豪威爾等人對此已經有所預料,但德軍反擊的強度依舊超出了美軍想象。

戴高樂已經在法國南部組建起一支實力強勁的軍隊。正在全力收複法國,貝當偽政府軍隊也對德國失去信心,士兵軍官不斷逃亡。而南部。物資匱乏地德奧聯軍以及意大利流亡軍隊,戰局也非常不妙。整條戰線哀聲一片東線,為防守本土,德軍已經全線退出俄羅斯境內。東歐各國遊擊戰爭不斷發生,好在,俄羅斯三股勢力各不統屬,正在為領導權在本土暗中布置,否則德軍東線將全線崩潰。但所有一切都在顯示,德軍已經處於崩潰狀態之中,希特勒為挽回敗局,急需一些勝利來鼓勵士氣並打擊反對者的聲音,在此良機之下,希特勒的瘋狂可想而知。

然而,馬歇爾更明白,美軍不能立刻全線撤退,那樣隻會讓歐洲所有戰果迅速化為烏有,將那個瘋子所領導的軍隊帶入美國。

更為不妙的是日本的態度,日本很懼怕中國對其發起進攻,為此甚至不惜與美國暗中合作,瓜分中國在中東的利益。但戰爭發生的太快了,美國那點援助對於日本國土防禦計劃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庫頁島以及朝鮮半島的中國飛行基地,就像是懸在日本本土頭上的利劍,隨時都有可能撕裂日本脆弱地防空戰線,將整個日本再度置於一片火海。

即使不願承認,但中國無疑已經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成為一個在軍事、工業、經濟等各方麵都蓬勃發展的超級大國,一個可以比美美國甚至已經在很多地方超越美國地超級大國,日本不能也不願成為兩個大國碰撞之間的炮灰。

日本地民眾還都在忍凍挨餓,每日都有成百上千的倒伏在城市、鄉村各個角落,日本再也經不起再有千萬無家可歸流民的事件發生,日本需要在夾縫中尋找恢複地時間!因此,當石原莞爾聽到顧維鈞那份宣戰聲明,立刻下令所有在中東的日本軍隊停止一切行動,與那些冒牌英軍保持距離,甚至隨時準備在冒牌英軍回援本土時,搶奪那些冒牌英軍辛苦獲得的成果。

善於分析情報的馬歇爾當即明白了日本的意圖,前有中東各國反抗軍隊不斷反擊,後有日本軍隊居心叵測,麥克阿瑟部能夠撤離的兵力並不多!戴高樂要收複法國,斯大l要與布留赫爾等決鬥,日本居心叵測,英國更是軟的如同一灘爛泥!

至於當初羅斯福趁火打劫要求英國政府做出的:“英國一旦戰敗,皇家海軍決不投降也不會被鑿沉,而是開到海外繼續保衛美國。”的保證,也隨著沒能堅持到最後的丘吉爾隻能永遠的“遺憾”下去!這真是此一時、彼一時,英軍可以完全放棄加拿大,但美國卻必須保護加拿大,英國不再接受美國的要挾,相反,卻能趁機向美國要求大量援助,無恥這兩個字,在美英這兩同源國家之間被演繹的淋漓盡致。

對中國入加的這支孤軍開戰,讓已經在歐洲戰場深陷的美國,將在多條戰線上同時孤單的進行最艱苦的戰爭,而他的盟友們們卻根本無法提供給他任何幫助。孤軍不孤,外圍環境對美國極端不利。巨人般的美國在開戰之後,卻忽然發現自己如同被綁了手腳般,正在與另一個全副武裝地巨人決戰!巨大的壓迫感讓馬歇爾覺得極端氣悶,或者說鬱悶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