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戰激烈展開之時,有感於戰局的緊迫和對美國的巨大威脅,羅斯福命令艾森豪威爾不惜一切代價,務必以最快速度至遲在44年底45年初在西歐以及歐洲南部戰場取得決定性勝利;命令麥克阿瑟務必對曼施坦因實施大規模反擊,協助土耳其政府、俄斯大林、布留赫爾等部隊,在東歐、西亞取得階段性勝利,使戰爭向著有利於美聯邦政府以及美洲大陸安全的方向發展。
在羅斯福兩道極為嚴厲的命令下,原本欣喜於澳洲大戰開始的希特勒卻迎來了他最為沮喪的時刻。美軍通過連續兩個月不惜代價的高強度攻擊,於12月底突破德意聯軍中部防線最終占領意大利全境,無能的墨索裏尼沒有如同曆史那般被抓住絞死,而是如同西班牙弗朗哥政權一般,帶領跟隨他的軍隊向德控製的奧地利境內流亡。此時占領意大利的美軍,已經可以通過遠程轟炸機轟炸德國全境,德國終於麵臨來自美國的直接威脅。
同年冬月,美軍海軍陸戰隊付出極大代價占領愛爾蘭,獲得一處對英格蘭、蘇格蘭以及法國西部海岸連番轟炸的陸基空軍基地。麥克阿瑟也在空軍的極力支援下,經慘烈血戰以6萬傷亡的代價,登陸愛琴海地區西部海岸,對曼施坦因駐土耳其西部軍隊進行迂回攻擊,迫使曼施坦因主力不得不向土耳其西北角收縮兵力。
與此同時,布留赫爾部以非常靈活的政策。在北部地區策反大批俄偽政府軍隊,實力急劇增加,將德軍以及偽政府軍向莫斯科壓縮;斯大林也在麥克阿瑟空投物資幫助下,自烏拉爾南麓山區發起冬季攻勢。一舉將兵力虛弱地德軍壓縮於斯大林格勒和主要交通線,德東線戰場陷入全麵困境。
一九四五年一月初,隨著意大利戰敗,德軍不得不調整防禦布置。使兵力向國內以及奧地利、比利時、法國東部集中,同時,其空軍力量也在美軍遠程轟炸機不斷偷襲德本土的情勢下,不得不向本土大規模調動,而由此引發對英格蘭、蘇格蘭的空中支援力量幾乎被削減為零。
困守英格蘭、蘇格蘭將近半年之久的德軍,在空中支援完全失去後,每天麵對上千架美軍轟炸機輪番轟炸,為貫徹羅斯福地命令,同時鑒於澳洲戰事的激烈,艾森豪威爾決定在45年初在英軍配合下徹底解決英格蘭戰事.w以便於英軍得到本土兵員補充後,成為主力作戰部隊,降低美國士兵傷亡率。
然而。因澳洲戰事的原因,西歐地區英軍幾乎被丘吉爾抽調一空。而受澳洲緊張戰局影響,丘吉爾擔心英軍退出澳洲之後,美國會順勢放棄澳洲或順勢排擠英國勢力接管澳洲。作為英國最富裕的一塊殖民地。澳洲擔負著丘吉爾對英國戰後重建地經濟希望,不容失去。
最終在這些私心作祟的帝國利益以及出於對登陸戰慘烈的傷亡率方麵考慮,丘吉爾又使出無賴手段,將複國之戰完全推在美軍身上,他自己則專心守衛著這塊英國最富裕的殖民地。李代桃僵,傷亡的都是美國士兵,而英國本土有大量英國公民,也不可能被登陸美軍占有,丘吉爾如此計算可謂無賴之極。
45年一月底,在沒有足夠英軍的協助下,經過連續半個月的轟炸,幾十萬美軍以愛爾蘭、英吉利海峽以及英格蘭島北部港口開始向英格蘭、蘇格蘭實施三麵進攻。
盡管美軍在英格蘭、蘇格蘭上空已經取得絕對製空權,德軍幾乎所有防禦陣地都受到極端密集的轟炸,盡管英美聯軍開始大量使用直升機輔助攻擊,並對登陸點進行欺騙戰術,但登陸當日英美聯軍依舊付出了26000多人傷亡的代價,而實際隻占領幾處沒有多少意義的周邊陣地。
其後,駐守英格蘭、蘇格蘭兩地德軍鑒於自身實力虛弱,卑鄙地在偽政府幫助下,將超過3萬留島的英國青壯進行簡陋武裝,強迫送上戰場最前線,使之成為阻礙美軍空中轟炸以及艦隊重炮攻擊的一道屏障。不過,德軍卑鄙,美軍也沒有體現出什麼騎士精神。
進攻美軍在作戰命令地壓迫下,同時本著對丘吉爾近乎無賴的脅迫手段地不滿,各作戰部隊幾乎無視這些英國人的存在,將之直接視為英傀儡部隊,航空炸彈、重炮、以及攻擊直升機將密密麻麻的炸彈、子彈拋灑在這些英國人身上。僅僅三天地時間,攻擊美軍就取得了殲敵約1萬之輝煌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