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博弈 第301章 出兵與反恐?(2 / 2)

中**隊進攻速度猶如閃電一般,成千上萬噸的集束炸彈,在偵查飛機以及先遣特種部隊指引下,向哈薩克地方軍各個聚集地點瘋狂投擲;大批軍隊在陸航集團的輸送下,實施整師整師的跳躍性進攻,對哈薩克地方武裝阻擊部隊,進行迅速分割包圍,僅僅5天時間總計約14萬兵力的哈薩克地方武裝均被摧毀,一個星期後,整個哈薩克地區全部落入中**隊控製之中,兩個裝甲師甚至為“追擊”逃逸的哈薩克地方武裝,進入烏拉爾山南麓地區。

極為完美的空地協同作戰,讓得到情報的各國指揮官都大驚失色,一致認為中**隊戰術在現有條件下已經趨於完美。同時,中**隊突然控製哈薩克意圖難以揣測,各國首腦均立刻惴惴不安,紛紛懷疑中國經過長期隱忍之後,已經準備參與歐戰。

石原莞爾最先來電探測吳克口風,他不能不著急,中**隊此時已經直接頂在了正在瘋狂進攻的上百萬日軍身後,稍不小心就是滅頂之災。得到美英援助,雄心萬丈的斯大l隨後一如既往的發來抗議聲明,指責吳克是對俄領土的侵略,並表示要對中**隊實施報複,同時他指示朱可夫讓烏拉爾地區的遊擊部隊,對中**隊實施騷擾打擊。

而與斯大l不同的是,羅斯福、丘吉爾則膽戰心驚的發來電文,以比較委婉的語氣詢問吳克出兵的真實意圖,希特勒則以一貫的強勢與瘋狂,極力要求中國就此自東線對俄發起進攻,與德軍瓜分整個歐亞大陸。

很顯然,吳克突然出兵哈薩克對各方勢力都形成巨大壓力,目前激烈交戰的雙方各自全力以赴,正處於極端膠著狀態,對強大的中**隊的突然出現都非常擔心。不論中**隊的後繼行動倒向任何一方,都會給交戰國另一方帶來不可想象之災難。

羅斯福、丘吉爾認為,如果中國參與德日一方,那麼美英聯軍在必須立刻放棄對斯大林格勒的增援,撤出黑海地區另劈新戰場,否則美英聯軍將麵臨滅頂之災。羅斯福、丘吉爾綜合各種情報分析,駭然發現,此時歐洲戰場竟然有超過四分之一的軍火、車輛來自中國,中國裝甲、車輛、軍火性能普遍優於美英一方,甚至連美英對俄的彈yao援助,也不得不按照中國標準進行。

並且此時的中國還掌握了大量緊缺的石油、礦產資源,連美國也不得不向其大量進口。再觀察中國的工業發展,羅斯福不由的有些羞愧的發現,大量美國商人正是在他的命令下,與德日展開競爭在中國大舉投資,僅僅幾年時間,中國工業生產能力竟然已經達到美國一半。

不僅如此,羅斯福還發現,因為東歐戰場的原因,巨大的軍火銷售、緊缺物資銷售,讓中國以僅有美國一般的工業生產能力卻獲得了超過美國3倍有餘的經濟效益,甚至更多,這使得中國財政已經變得雄厚無比。

中國參戰,意味的將不僅僅是擁有先進武器的軍隊,還有廣袤的資源和雄厚的工業、經濟實力,這是羅斯福在總結所有情報後,最為擔心的內容。因此一旦中國參與德日軍隊,放棄俄國就成為必然,羅斯福需要為美國保存實力,應付未來最危險的局麵。

不過,這些私心裏的東西,羅斯福、丘吉爾兩人有相當的默契,沒有向斯大l做出任何透露,他們不希望斯大l在中國意圖還未明確時,就失去了抵抗的勇氣。隻是在私下裏,命令部隊減少向頓河地區的兵力投入,鞏固蘇伊士運河防線,同時加大對俄軍的物資、武器輸送力度,並與埃及達成一係列合作協議,以規避可能隨之而來的巨大風險。

山雨欲來讓讓各方在酣戰之中又在戰略上小心翼翼,無奈的進行這各種推測和布置,然而,中國方麵卻在控製哈薩克全境,並打通與烏拉爾山脈的聯係後立刻停止軍事行動。進入烏拉爾山脈南麓的中**隊接到吳克命令,在8月中旬末,調動大批機械化裝備,迅速在當地建立防禦工事。

與此同時,急劇戲劇化的一幕出現,中國忽然向交戰各國提出,要求建立國際反恐軍事同盟,以保證正常的商業貿易不被任何恐怖組織所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