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海峽,無論對什麼海軍來說都是噩夢。想要封鎖海峽,土耳其根本就不需要什麼海軍,隻要在美英海軍進入海峽之前,以足夠多地水雷密布這兩處海峽,就可以將美英航母艦隊完全阻擋在愛琴海。更不用提,在達達尼爾狹長的海峽兩側,任何火炮、機槍、步槍都可以對海峽進行全覆蓋轟炸掃射。
可以說,美英航母想要衝過達達尼爾海峽,就必須要在長達上百公裏的各種火力密集轟炸、掃射中突擊。海軍艦隊畢竟不是步兵,即使沒有水雷,隻要幾艘大一點地巡洋艦被擊沉,航道就可能被沉船封鎖,航母那樣的龐然大物一旦被阻,在那狹窄的水道中絕對難以機動,等待他的隻有被動挨打的結局。如果沒有步兵徹底清除海峽兩岸的敵對陣地,美英航母這次冒險就顯得非常瘋狂。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達達尼爾戰役,充分說明了此地重要。有意思的是,當時英國所率協約國的軍隊也是為支援俄**隊而戰,隻不過那次英國以及其盟國僅僅進攻土耳其帝國控製達達尼爾海峽的一個半島,就付出了21萬人傷亡、3艘戰列艦沉沒、三艘被重創的代價,並且最終以失敗告終。
吳克難以明白,對土耳其來說。有這麼輝煌的戰果,有曆史上地仇恨,為什麼會不放一槍一炮的向美英屈服?難道隨著土耳其大帝國的解散,這些匈奴後裔已經失去了他們所標榜的彪悍了嗎?情報顯示。德軍在歐洲地巨大戰果,讓土耳其比較偏向於德軍,難道希特勒對土耳其政府突然失去影響?
當美英航母進入土耳其內海,並急速向博斯普魯斯海峽海峽衝擊時。吳克接到這一情報,甚至以為哪個大膽的情報人員在與自己開玩笑。其實,吳克不知道,土耳其自一戰失敗後,一直希望能夠重振昔日雄風,但是,在迅速崛起的俄德等國壓製下,處境頗為艱難。
尤其因地緣政治影響,俄國為使其駐紮於黑海的黑海艦隊擁有自由地出海口,對土耳其的控製可以說不遺餘力。這才導致土耳其在政治意向上逐漸偏向於德國,同時,對當時與俄對立的美英等國也多有接觸。大戰開始後。土耳其因一戰失敗元氣未複,不願意卷入這場戰爭。因此采取中立措施。
然而,當德軍幾乎完全擊潰俄軍時,土耳其感覺到了危機。以黑海海峽的重要地理位置。土耳其很難相信,德軍在完全控製俄國領土後,會對土耳其沒有任何野心。土耳其當政者知道,中立對希特勒來說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德軍攻擊英法之時,俄國也表示中立,最終德軍還不是對俄國展開突襲!
出於這樣的考慮,土耳其雖然一直對斯大l恨之入骨,卻在此時也不希望俄軍就此滅亡,因此當美英聯軍表示出強硬立場後,土耳其暗中與美英等國簽訂大量秘密協議,如同默許德軍潛艇軍艦進入黑海一樣,土耳其默許美英航母“強行”突破黑海海峽,這是土耳其在戰略上的一種平衡政策。吳克即使比較了解二戰,但對此也並不十分清晰,詫異是必然的。
土耳其忽然轉變,使希特勒措手不及。就在前一日,德軍情報機關得到美英航母艦隊攜帶大量士兵正進入愛琴海,希特勒還就此與土耳其政府通電,土耳其政府當即信誓旦旦的向他保證,絕不會允許美英聯軍出入黑海海峽,此時,希特勒知道自己上當了!
大罵土耳其背信棄義的同時,暴跳如雷的希特勒急忙命令在黑海地部分軍艦,迅速向博斯普魯斯海峽靠近,企圖在美英航母到來之前封鎖海峽。同時,德空軍元帥戈林接到希特勒急電,命令遠程空軍立刻直飛博斯普魯斯海峽並對海峽內的所有軍艦實施無差別轟炸,部分中程轟炸機、戰機也立刻轉場保加利亞、羅納尼亞,準備對美英航母進行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