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十幾分鍾,負責指揮艦隊的美軍指揮官見形式不對,不得不下令艦隊迅速脫離戰場疏散隱蔽,然而日機很快就發現美軍企圖,緊緊咬住不放,根本不給美軍艦隊撤離機會,尤其是對美軍航母、運兵船追擊的更為猛烈。
1小時後,美軍兩艘航母一艘負傷,帶著火焰匆忙逃逸,一艘被重磅鑽地炸彈連續擊中引爆彈yao艙,滿艦士兵、飛機在轟轟烈烈的爆炸中立刻化為碎片,另有一艘巡洋艦炸毀,一艘運兵船更是在日軍一架負傷遠程轟炸機的俯衝撞擊下,帶著總計近800名水陸士兵在劇烈爆炸中,如聖誕火雞般的鑽入洋麵湧起的漩渦之中,偶爾其他幸存的一些美軍水兵也在掃射轟炸中以及水麵漩渦中,一起墜入北冰洋冰冷的海水裏,顯然生存希望極為渺茫。
2小時後,戰鬥基本結束,美軍艦隊攻擊艦艇損失慘重,總計5艘巡洋艦、2艘大型運兵船、超過4萬名士兵、500輛裝甲,甚至還未參戰就跟隨被炸毀航母一起墜入北冰洋底,航母艦隊所有飛機亦全部損失,甚至有些在戰後不得不選擇飛往鄂畢河地區迫降。
這幾乎就是當初中國空軍空襲日本航母的翻版,隻不過此次空襲一方空中力量明顯強大多倍,且使用的炸彈也最為先進。
當夜,日軍總計付出將近6架戰機、2架遠程轟炸機為代價,可以說戰果極為輝煌。同日夜,在彬山元的統一指揮下,植田謙吉動用遠程轟炸機,也對美軍阿拉斯加基地發起突襲,雖然取得的效果不大,但也炸毀了一座軍火庫,造成美軍一個營士兵傷亡。
此戰給美軍造成的損失極為重大,可以說美軍自參戰後,除去在日軍登陸菲律賓之戰以及對中途道的突襲戰中,再也沒有嚐試過這種失敗。尤其前兩次戰爭美軍可以以遭遇“無恥”偷襲為借口,但此次不同,此次交戰雙方都有長期作戰之準備,甚至美軍已經準備在完全控製白令海峽後,自太平洋艦隊中抽掉更多艦隊實施對西西伯利亞的進攻。
然而,顯然美軍此次行動以極慘痛的代價失敗,黎明美軍方麵在戰情剛到達最高指揮部,赫爾不得不對羅斯福沮喪的表示,北亞軍事行動將被迫中止。第二日,彬山元指揮日軍再次對葉尼塞河出海口的美軍發起瘋狂進攻,一直堅守在葉尼塞河進行抗擊的日軍旅團也趁勢發起反擊,失去海上增援和空中增援的美軍立刻承受前所未有的瘋狂打擊,陣地傷亡急劇上升。
可以說,此時美軍如果不能從太平洋快速調動航母增援,這3萬軍隊被圍殲的命運將不可改變。然而,此時日軍空軍力量增強後,白令海峽已經不再安全,同時來自中國的“魔鬼水雷”也部分到達楚次克前線,很顯然接下來白令海峽將遍布這種水雷,太平洋艦隊想要在短時間內對葉尼塞河美軍被困部隊增援,可以說是一種妄想。
也許屆時不用日軍攻擊,在美軍艦隊環繞北美洲繞道大西洋的過程中,這3萬美軍也將全部餓死。迫於現實情況,羅斯福不能不承認美軍在北亞的行動過於急躁,以至於損失慘重。為救出這兩萬軍隊,羅斯福無可奈何的收回對吳克的威脅,選擇向中國妥協,命令登陸楚次克半島的美軍立刻撤回阿拉斯加,並懇求中國方麵幫助葉尼塞河地區美軍撤離。
羅斯福沒有更好的選擇餘地,彬山元以及石原等人更急於對俄發起攻擊,並不願意因為這些美軍而讓自己的部隊有更大傷亡,在吳克的調停下,美軍終於在局部戰場與日本取得妥協。美國方麵答應被圍士兵留下所有武器退出戰場,日本方麵要求被圍美軍必須交由隨後接手本地區的中立國中國部隊看管,並且在戰爭結束前不得離開中國,至此日美之間的北亞軍事行動以美國完全失敗告終。
而與此同時,中**隊在吳克命令下,60多個山地師、機械化師已經快速進入西伯利亞,逐步與日軍換防,隨後大量地方治安部隊以及勇於冒險的工商業團體,也歡呼雀躍的迅速湧入西伯利亞。此時那些工商業團體對政府充滿信心,幾乎政府每個舉措都會得到他們熱烈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