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因日德對俄合圍已經形成,中國對俄軍事物資輸送地地位大為降低,羅斯福、丘吉爾等對中國的態度少了一層顧慮,已經有所轉變,逐漸變得強勢起來。他們認為中日之間的這次合作一旦真正形成,擺脫包袱並且實力大增地日軍,對此時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將是一場災難。中日之間地這次合作,幾乎決定了歐亞未來的戰爭局勢。
唯有希特勒非常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發生,在他發來的電報中,希特勒以非常友好地措辭向吳克表示,他非常願意與中國更進一步展開合作,並隱諱的表示,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希望能夠借道遠東,對美洲發起攻擊,同時還願意與中國一起在非洲獲取更多利益。
兩方麵的激烈反應並沒有出乎吳克之意料,在協議簽訂之前,參謀部就已經就此列出一係列可能,最糟糕的局麵莫過於直接參戰。對於斯大l的威脅,吳克幾乎是一笑置之,過河的泥菩薩而已,自己躲在地下掩體中都要不停更換地址,還提什麼“報複”。
吳克估算,斯大林格勒之戰過後,即使斯大l獲得勝利,也會元氣大傷。其俄羅斯本土外圍少數民族都紛紛獨立,內部還有近100多萬叛軍需要平定,並且德日軍隊合圍局麵也不可能被迅速打破。更何況,現在的局勢,讓斯大l根本就沒有翻本的可能。
除非美英聯軍放棄對意大利的攻擊,並在短期內說服偏向於德軍的中立國土耳其,使其艦隊能夠通過博斯普魯斯海峽進入黑海,直接將陸軍投入德軍南線、中線軍團側後翼,在頓河地區與德軍作戰。但這在短期內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並且黑海中也有大量德軍艦艇、潛艇存在。
至於美國的威脅,確實讓吳克有些為難。可以說此時國內經濟快速發展,與美國有重大關係。可以說吳克是在利用局勢對整個世界財富進行掠奪,根據方先本的彙報,這其中來自美國的財富、物資甚至技術設備實際占據整個外來資本超過五分之二,再加上英法兩國足足有超過一半。如果確如美英威脅的那樣,所有貿易中斷,對此時的中國經濟來說,無疑可以產生極大打擊效果。
“威脅?又是威脅?難道我就不會威脅嗎?給我電告羅斯福:我國政府不希望與美國政府之間發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但我國政府絕不會因為某國的威脅就放棄自己的立場!一旦交戰國一方對我國進行任何不公正之待遇,我國政府將被迫以最先進的武器全力支持交戰國另一方,以彌補經濟上的損失。
我國政府對貴國的正義感到非常詫異,我**隊進入北亞獲得大多數北亞居民的熱烈歡迎,自漢唐以來北亞地區也曾屬於我國固有之領土,我國對北亞擁有曆史所有權。
而此時,在北亞民眾掙紮在死亡線上時,我國的工商業團體為北亞民眾帶去了他們想要的工作崗位,給了他們民生權利。我國政府付出巨大代價以和平方式進入北亞、收複北亞,是對生活在北亞地區民眾的無私解救,貴國應該理解我國政府為世界和平所做出的無私努力。
相反,我國政府以及我本人,對堅持正義、公正的總統閣下卻感到有些難以理解。貴國依靠戰爭手段,強行獲取墨西哥多達200多萬平方公裏土地,在堅持正義的閣下手中,似乎應該得到更加公正的待遇!閣下的正義取向,似乎應該更多的聽一些來自墨西哥人民、北亞人民的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