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對戰局進行分析,吳克覺得想要德軍對美洲發動進攻,顯得有些過於困難,因此不得不預先製定一些遏製美國的措施。
至於加拿大,吳克就沒有那麼客氣了。此時加拿大屬於英國自治領,由英國任命地總督負責加拿大總體事宜,這讓加拿大實際依舊等於是英國殖民地。吳克認為,一旦進入的華人力量達到一定程度,反抗殖民侵略將是一個非常好的借口。
吳克這些戰略上的布局,雖然讓羅斯福有所察覺,但羅斯福畢竟不能完全了解吳克,對吳克這些計劃後繼手段了解不足,因此在對抗手段上就顯得落後許多。而且,目前對羅斯福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這些,而是如何對俄進行支援。
如斯大l所要求的那樣,羅斯福聯係丘吉爾在歐洲西線戰場發起新一輪猛烈攻勢,對德軍造成巨大衝擊,與此同時,美**隊在阿拉斯加做出佯動,做出強渡白令海峽之勢態,並以轟炸機對海峽對岸之日軍陣地進行猛烈轟炸,給彬山元後翼造成嚴重威脅。
然而這些對斯大l來說,這些無異於杯水車薪,德軍繼續在斯大林格勒以及莫斯科進行猛烈攻擊,並且日益猛烈;日軍北路軍隊在石原命令下,僅僅抽調兩個裝甲師團回防白令海峽,其他各軍則在南北兩線對俄展開迅猛攻擊。
日軍參謀部認為,必須在美軍介入之前。北路軍隊必須以最快速度徹底解決西西伯利亞地區朱可夫部,南北兩線軍隊必須在12月以前截斷俄哈薩克物資補給通道,在來年夏季與德軍會師烏拉爾以西地區。俄軍整體壓力不減反增,多處陣線被迅速突破。防禦趨於崩潰。
而隨著美軍對遠東進行威脅,日軍兵力弱勢更加明顯,然而日軍並沒有如同羅斯福、斯大林等人預計的那般,為本土防禦而拒絕與中國進行遠東交換談判。相反,日本參謀部出於對本土防衛之戰略考慮,反而更加熱衷於交換。
石原莞爾認為,遠東交由中國手中,中國是中立國,隻要能在協議中讓中國保證不讓美軍進入,而日軍可以隨時借用遠東各港口,那麼日本不僅不會因失去遠東導致本土防禦難度加大,相反,因為中**隊地介入。遠東立刻成為堅實的後方基地,不僅對日本軍隊起到極大幫助作用,同時還限製了美軍行動。加劇美中之間的矛盾。
當然,更主要的是石原還惦記著中國答應地幾十個裝甲師裝備以及1000多架直升飛機。隻要擁有這些武器。石原相信日本軍隊不僅可以保衛本土,與美軍直接對抗,即使在歐洲戰場上麵對德軍也不會落入下風。這會給未來與德軍在合作以及分配利益方麵帶來極大好處。因此,有關遠東的談判,在石原莞爾的同意下,開始進入實質性磋商。
斯大l在情報部門獲得消息後,極力向中國表示其憤怒以及抗議,然而吳克卻不予任何回應,同時,俄美采購的軍事物資,也沒有因斯大l地抗議受到任何影響。不過,1942年12月底,一批軍火在進入哈薩克地區後,被哈薩克地方武裝攔截,足以裝備兩個師的軍火物資落入哈薩克地方獨立勢力手中。
隨後這股勢力立刻宣布哈薩克地區獨立,並與南北夾擊之日軍呼應,自中心開花對俄軍發起攻擊,俄軍火補給通途被迫中斷,困境中的斯大l頓時雪上加霜。迫於無奈,斯大l不顧眾人勸阻,在頓河防線還未被完全突破時,命令放棄莫斯科,集中兵力防守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