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博弈 第282章 赤裸裸的強迫投資(2 / 3)

絕對不能讓中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否則不僅英法複國無望,俄國也將迅速滅亡,屆時即便美國提前加入戰局也將無法自保,而且赫爾知道,不用中國怎麼表態,此時德日的談判代表正在與李宗r進行談判,可能正虎視眈眈的等著自己這方出現問題呢?

身負重要使命的赫爾,臉上既尷尬又焦急,顯然已經失去了他以往的那般從容。他明白,沒有足夠利益。自己這次使命可能連最低的要求都無法完成,也許反而因吳克對英、法、俄等國的曆史成見,促使中國放棄中立立場。倒向協約國一方。

說道底還是“利益”兩個字!赫爾不得不承認,此時吳克抓住了最好的要挾機會。

首次談判不歡而散。赫爾當晚通過電話向羅斯福彙報這邊的情形,並極力要求羅斯福對英法俄中幾國進行斡旋。

丘吉爾在流亡之後,雖一再命令海軍對德展開攻擊。並積極準備反攻本土,然而此時他那大英帝國地驕傲與傲慢已經被希特勒和日本軍隊完全摧毀,相應的對中國武器以及中**隊戰鬥力的觀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

此時黃皮膚的中國,在丘吉爾眼中已經成了與白種人地美國一樣,是能夠對抗德軍的巨大存在。德軍進攻俄國,這對丘吉爾來說是個非常好的複國機會,隻要絕大多數德軍陷入俄戰場,被斯大l地軍隊消耗,那麼複國則指日可待。

然而現實是那麼殘酷,丘吉爾的高興沒有持續多久,俄軍在戰場上和英法一樣的拙劣表現,讓丘吉爾幾乎心灰意冷。一定要對俄不惜一切代價進行援助!丘吉爾與羅斯福的想法幾乎完全一致,甚至比羅斯福還激進很多。

因此,當羅斯福的斡旋電報來臨後,強烈的複國要求讓他很快答應羅斯福的要求:隻要中國願意進攻德日軍隊,所有問題都可以談判解決!丘吉爾還在電報中補充,即使中國不答應參戰,隻要中國願意提供保持中立並為支援俄國提供方便,收藏在大英博物館中的所有中國文物都可以奉還,而且英國還願意在以後的時間內分階段歸還曆次從清政府獲得的賠款。

為了複國,丘吉爾已經不再執拗於他的那些大英帝國的驕傲了!同時,依附於丘吉爾存在的自由法國方麵,也被迫同意丘吉爾的建議,采取與英國一樣立場。

搞定英國法國後,赫爾非常高興,隻要再搞定俄國方麵,相信那個有些民族主義傾向的“吸血鬼”“訛詐專家”,應該至少會答應保持中立。不過,鬱悶的他很快發現,直至現在,他甚至連此次來中國的主要目的還未來得及向吳克擺出。

我是來說服中國,讓美國物資借道支援俄國的,怎麼忽然變成了為確保中國保持中立服務了?高興中的赫爾忽然想到這個問題,立刻又鬱悶無比。作為一個談判高手,一國國務卿,竟然在談判中被人不知不覺的主宰了自己的行動,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鬱悶並未到此結束!在俄國公使這裏,他得到俄國方麵的強硬拒絕。遠東是俄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中國人想要收回遠東根本是妄想,我們英明的領袖不接受這樣的訛詐,強大的俄**隊有信心麵對中、德、日三國聯軍“即使當年的多國聯軍再次入侵俄國,我們也絕不放棄任何一塊已經獲得的領地!”

俄國公使麵對赫爾苦口婆心的勸說,更是直接拿出斯大l地電報。指著上麵的一段話徹底斷絕了赫爾的斡旋希望。多國聯軍那是什麼時候?那是隻列寧反抗沙俄的時候,那時俄國四分五裂,局麵比現在危險多了!

赫爾明白,斯大l此語已經說明俄國不會做出任何讓步。即使俄遠東實際是中國地!即使遠東現在已經鬼使神差的成為遠東共和國!即使遠東已經在日本人的實際控製之中!赫爾在接到羅斯福同樣無奈的電文後,對斯大林以及俄國地貪婪本性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貪婪的北極熊!局勢都已經如此,還不願放棄那些已經不屬於他的領土!貪婪遲早會將整個俄國葬送,難怪吳克會對俄國表現出那樣深的戒備!有這樣極度貪婪、傲慢的鄰居。恐怕我們美國也不得不寢食難安!”

我們為什麼非要幫助英國、法國、俄國,難道我們美國退出同盟國,也學中國保持中立並與中國簽訂攻守同盟不行嗎?

鬱悶的赫爾在最後甚至懷疑羅斯福以及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

不過即便如此,與英國的淵源讓羅斯福指示赫爾,不管談判條件如何艱難,為了對抗德國在歐洲的擴張,對俄軍事援助也必須進行。也許羅斯福更深地考慮是,絕不能讓工業基礎已經極端雄厚的歐洲在敵對國手中統一,那在未來對美國將會是一場災難。

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俄國代表忠誠的執行著這一原則。給赫爾帶來極大麻煩。在羅斯福地堅持下,赫爾最終不得不撇開貪婪固執的俄國代表,頭疼萬分地與吳克進行一次具有私人性質的會談。

“赫爾先生。難道你已經說服俄國代表了?”

吳克在寒暄過後,一上來就丟出了這個讓赫爾非常尷尬的問題。

“吳將軍。我非常理解你收複國土地心情,不過麵對德日法西斯的囂張氣焰,我們何不暫時將這個問題壓下。容日後中俄兩國自行交談呢?”

“嗬嗬,赫爾先生避重就輕啊!不過,我國非常民生貧困,能保持中立已經是目前最好的選擇。俄方不願意在此時歸還中國領土,那麼中國沒有任何理由在自己困苦的時候,還要對一個霸占自己領土的國家進行幫助。赫爾先生,這根本無法獲得我國國民同意,我不能逆民意而行,我國政府能做到的最多就是繼續保持中立,您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