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將是一場以空間換取時間的長期戰爭!俄國必須以更加“嚴厲”的手段控製民眾和軍隊,利用自己的國土麵積、戰爭潛力、以及自然條件和世界上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逐漸消耗德軍,以將德軍趕出俄國!斯大林以及俄軍事委員會此時終於得出這樣的結論。
隨著俄軍快速失利,德軍兵臨基輔、列寧格勒。斯大l已經顧不得什麼麵子,在命令國內預備役全部開赴戰場的同時。慌忙答應加入盟軍組織,並要求丘吉爾以軍艦對俄北方沿海進行支援,要求羅斯福對俄進行物資幫助。同時,他在大量物資損失後也不得不開放中俄邊境,向中國政府要求物資援助。
8月15日,以美國國務卿赫爾為首,美、俄代表以及已經流亡的英國代表和“自由法國”代表在同一天來到中國。接待部門剛剛將這四波人馬安排好,德、日代表也在第二日相繼來到中國。眼見新的一輪“艱苦談判”又將在中國展開。
然而,中國政府方麵卻在隨後兩日內,將這六波人馬安排著四處觀光,實權人物吳克、李宗r甚至連沒什麼權利的蔣介s和政務主席都因“南部洪水臨時視察災區”去了,這讓美、俄、英法代表氣憤不已,而德日代表卻暗自高興。
終於,在第三日,在赫爾地強烈要求下,吳克“從南方回來”分別對兩方代表團進行接見。
“吳將軍,法西斯德國給整個歐洲帶來了極大傷害,並且已經威脅整個世界的安全,我國總統非常希望吳將軍,能夠在此時毅然率領貴**隊加入到盟軍組織!我國總統以及英國丘吉爾總理承諾,將以海軍幫助貴國收複台灣、琉球等地。”
赫爾開門見山的說出自己來意,當然,這也是一種談判策略。首先放出自己地最高希望,即使不能成功,也會對接下來的談判有所幫助。
“加入盟軍?不,赫爾先生,中國目前不能進行任何戰爭,經曆長達上百年地戰爭,我國的經濟、人力、科技發展都受到極大損傷,看看,此時連個洪澇災害,從李主席到我軍方都要全力投入才能解決,所以即使加入盟軍也不可能發揮什麼作用,有關這個問題就不要再談了!”
台灣、琉球那是肯定要收複的,不過此時這根本不是重點。這麼多國家一起來中國地用意,吳克分析的很清楚,不趁此機會大大敲詐一筆,那吳克也不會被羅斯福和丘吉爾在暗中稱為“吸血鬼”了。
“將軍,我們俄國正在承受德軍的凶猛進攻,傷亡極為巨大。我們在貴國西北部對德軍的反擊,實際上也保證了貴國的安全,將軍閣下,因此,我國最高統帥斯大l同誌希望貴國能夠在戰略物資以及軍火供應上給我國一些幫助,畢竟這對貴國也有好處!”
俄代表見赫爾被吳克拒絕,立刻將自己的意見說出。在他看來,俄國抵禦德國入侵,確實保證了中國安全,否則一旦俄國被突破,德日聯手,中國必將遭受俄國一樣的待遇。
鄙視!強烈鄙視!吳克聽完不禁有些厭惡的看了俄代表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