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中國裁軍,短時間內對美國沒有任何影響,可是聰明的羅斯福立刻就看出這對未來戰局的巨大影響。因中**隊對日作戰地優異表現以及中國武器的先進程度,羅斯福始終希望能夠說服吳克,加入到同盟國中,在未來對德進行作戰。此時中國大規模裁軍,羅斯福這個希望的可能性被再次降低。
與羅斯福積極的態度相比,斯大l所能有的就是憤怒了。盛怒之中,他辦公室內又是一片狼藉。
本來他還希望利用中日之間的那場誤會,為自己反擊北亞製造優勢,可現在,中日不僅簽訂停戰協定,還簽訂大量貿易投資協議,而中國更是在此時“可惡的不合時宜”的大規模裁軍,讓日軍能夠專心致誌與自己反擊軍團作戰。
沒有與中國簽訂任何協議,然而斯大l依舊有一種被吳克出賣的感覺。“陰謀,這是對俄國的陰謀,是對我俄國利益**裸的出賣!”
此時隨著中**事實力的逐漸透明,中國潛艇已經出現在大眾眼中。斯大l知道,日軍突然偷襲海參崴導火索,正是因中國潛艇在渤海對日海軍的那次偷襲。當時,俄潛艇部隊成了中國潛艇的替罪羊,海參崴成了日本海軍報複的對象。
可以說北亞戰事發生地很偶然,不過正是這種偶然又恰巧發生在自己清洗遠東軍隊的同時。這讓日軍嚐到甜頭後,從對中國作戰的失敗中立刻轉移目標,最終導致俄國在遠東戰場的迅速失利,並直至現在受德軍牽製無法收複。
再兼現在中國對日地種種舉措。若不是之前合作轟炸日本本土,憤怒的斯大l幾乎要以為中國會聯合日軍對俄進攻。
“遠東不是日本的、不是中國的,隻能是也必須是我俄國領土!”
以吼叫發泄心中地不滿,驕傲的斯大l在向中國方麵發出一連串質問電報後。隻能再次考慮從西線調兵的可能。
不論各國反應如何,中國依舊我行我素。裁軍繼續進行;軍火、藥品、裝甲車輛、飛機以及零配件繼續大賣特賣;而捆綁在軍火銷售協議中的那些中國商品也繼續搶占著世界各地的市場。
讓各國政要尷尬的是,中國捆綁銷售的那些東西,竟然已經走進了他們的生活。此時不論是羅斯福還是希特勒,來自中國生產的空調、冰箱、電視已經走進他們的辦公室,甚至丘吉爾都不得不使用中國製造地打火機去點他那碩大的煙鬥。而各種不計其數的小生活物品、工業產品則更是深入至軍隊、平民地生活之中。
顯然,中國所奉行的中立、軍火捆綁銷售捆綁銷售雖讓各國政要都非常不滿,但確確實實起到了推銷其產品地作用。
在這中間,中國產品唯一沒有打開市場的是俄國。因斯大l的驕傲和對中國吳克所執行政策地憤恨,斯大l寧願利用高價走私獲得一部分中**火進行研究。也不願與中國方麵簽署政府層麵的軍購合同。對此,吳克表現的很無所謂,因為他知道。斯大l有向自己哭求的一天,如果希特勒不會暴斃的話。
戰爭在這場大國之間的博弈中繼續進行。
一如吳克以及日軍參謀部所料。羅斯福雖極力推動美國參戰,但在德軍強勢進攻下,丘吉爾最終沒能在本土等到那一天。
41年初。德軍集中所有軍艦、潛艇、飛機與英海軍在英吉利海峽展開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戰。掌握製空權的德軍,在海底潛艇部隊的配合下,以自身傷亡一半軍艦的數量終於封鎖英吉利海峽。隨後大量德軍利用挪威、丹麥、法國等國商用船隻破開英軍水雷防線,以直升機、戰鬥機掩護大舉登陸英倫三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