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博弈 第277章 論勢(3 / 3)

同時,日本的儲備已經在對我國的戰爭以及對國內流民的安置中完全消耗,因此,未來日本不論從物資還是人口上,必將無法支撐戰爭繼續進行,彬山元急需我們投資正可證實此點。”

“此時日本總人口約4000多萬,在中國戰死的以及在北亞、東南亞和印度投入的兵力總計已經有超過200萬,兵員問題應該確如你所說。

但是,日本在獲得東南亞以及印度的控製權後,其戰略物資儲備應該得到緩解,同時,他們也獲得了大量的人力資源。吳將軍,你應該不會忘記,日軍進攻我國時,曾有幾個旅團的台灣軍和朝鮮軍以及滿洲軍吧?”

吳克雖然給了蔣介s一頂高帽,但蔣介s似乎並不願意領情。在失去權勢之後,似乎打擊吳克已經成為蔣介s的另一樂趣。

“嗬嗬!蔣公莫急,這正是我要說的第二點。

台灣軍、朝鮮軍、滿洲軍這些軍隊的存在,都是因為日本在國力雄厚時,對這些軍隊所屬地區進行了至少將近十年以及更多年份的統治下形成。但是,此時日本的國力已經大不如從前,隻要日本軍部不放棄擴張野心,一意要與德軍取得會師,那麼戰爭必將還要被急速擴大。

急速擴大的戰爭將導致日本根本無法在新占領地區進行經濟建設。為了應付戰爭,日本在東南亞、印度再怎麼宣傳其解放者身份都是枉然,他們必須以比英法殖民者更殘酷的方式掠奪人力、物力資源。民眾不是傻瓜,他們很快會發現日本人來了,他們的日子反而更加難以維持,反抗也必將產生,屆時日本為維持對資源的掠奪,必將進駐更多軍隊進行鎮壓。

以德國歐洲戰場形式來計算,即使德對俄進行攻擊,斯大林的幾百萬軍隊將至少能夠維持一年以上,那麼以日本現有的兵力和北亞、東南亞、印度等地麵積計算,在這至少超過一年多的時間內,必須有大量分駐各地,導致其在戰場上的表現更加艱難。也許,屆時不用我軍攻擊,那些地區的自發抗爭就將使日軍崩潰。”

吳克說完這話,蔣介石頓時默然。民眾的自發抗爭對蔣介石來說,實在是太熟悉不過,而那些抗爭也讓他幾乎無計可施,吳克所說確實非常可能發生。

“其實,我們還有第三點。我軍還有大量秘密武器存在,比如火箭炮,比如噴氣式飛機,這一點各位明天就會看到。同樣,德軍憑借其機械化程度提升軍力,而我軍的機械化程度,在油田探測開采後,在一年內也將獲得極大提高。

即使日軍與德軍在俄會師,希特勒也會慎重考慮我軍戰鬥能力,采取謹慎態度與日本合作。當然,德軍能不能攻克俄國?美國會不會出兵?攻克俄國後還能有多少兵力存在?麵對俄廣袤領地內的廣泛遊擊戰爭,還有沒有能力威脅我們?這在很長時間內都是個未知之數。

而我們則完全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進行大練兵,將我軍精煉為一支足以麵對任何敵人的精銳之

即使以愛與吳克抬杠的蔣介s,在此時也不得不讚同吳克的說法。如果德軍能夠攻克英國、俄國,再麵對歐洲戰場上廣泛的遊擊戰爭,以德國的兵員力量也必將元氣大傷。一支必須處處防守的疲憊之軍,根本無法再對中國產生威脅!

中日之間在這幾年內不會因德軍有任何改變!相反,也許希特勒還要擔心中國對他進攻,從而不得不以幫助中國對付日本來拉攏與中國的關係。

不能不說,局勢已經出現極大改變,改變到已經無需再以日本為對手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