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博弈 第240章 進逼東北(2 / 3)

隨著日軍陣地被壓縮的加劇,中**隊方麵的空中轟炸和炮火密集度越來越高,而伴隨中國裝甲部隊進攻的步兵,也讓其步兵不得不冒著炮火作戰。在最後的短短幾小時內傷亡就超過一半,很多曹長、士官在短時間內連升三級,隨後痛苦又無奈的發現,其實自己身邊根本沒有幾個還活著的士兵。

蒙古方麵軍司令荻洲立兵中將見此情景,不得不命令部隊選擇方向全體突圍。雖然他明白,即使部隊衝出包圍,但在這一眼可以看很遠的地平原戈壁上,中**隊裝甲部隊的快速追擊下。究竟能有多少生還實在是未知之數。

然而即使是突圍,荻洲立兵在呼叫其他師團試圖在方向上進行配合的想法也不能實現,中**隊開始了信息壓製,所有日軍電報係統幾乎在同一時間全體失效。僅僅兩日時間。四個師團日軍全線崩潰,中國裝甲的履帶毫不吝惜地碾著冰雪以及日軍屍體快速前進。

10萬日軍最終僅有2萬傷殘分散衝出重圍,三個師團長戰死,一個被坦克在雪地之中碾成重傷。隨後,這些人在冰雪覆蓋的戈壁荒漠上,開始了他們淒慘的與狼共舞的生活。此戰,日軍總兵力十萬五千人,擁有八百門重炮、三百八十二輛坦克,其中部分為準備攻擊北方基地而自旅順、海參崴等地調集地口徑巨大的要塞炮以及一些自行火炮。

戰後,機械化師團被全殲,所有火炮都被炸毀或落入中**隊手中,近6萬人戰死,3萬傷殘被俘。3000餘傷殘在逃亡途中倒斃,成為草原餓狼的食物,僅自綏遠集寧方向向察北逃竄的日軍情況稍好。同時。日軍一年多來,為對抗北方基地軍事力量。所聚集的大量軍事物資都落入了中**隊手中,使得部隊消耗得到一定補償。

隨後,三支大軍在擊潰趕來增援的偽蒙古軍李守信部部隊後。左路向西北插入蒙古直逼滿洲裏,對關東軍指揮中心進行威脅;而中路和右路則相距300公裏,以大興安嶺餘脈最平緩處的吉林、內蒙交界地烏蘭浩特為目標,實施分進合擊直逼東北。

一路上這些部隊由於遠程重炮隊伍根據速度較弱,簡直把中俄聯合空軍當成重火力隊伍使用。廣闊的平原、戈壁使機械化部隊進攻道路極為便利,日軍在荻洲立兵兵敗自殺後雖用盡心機,組織幾次相當靈活的抵抗,卻根本無法給中國進攻部隊帶來任何威脅,甚至有的戰鬥連一個小時時間都不到就迅速結束。

強勢地裝甲集群以及空中力量,讓三路大軍根本不理睬日軍的各種戰術。此後進攻戰術非常簡單,遇到阻擊就是一線平推,火力準備,火力覆蓋,把對方完全摧毀,然後軍隊占領,很少有被稱為作戰藝術的精彩軍事行動。三支部隊在這種不計彈藥消耗地情況下埋頭奮進,推進速度遠遠超過敵我兩方預計。

用吳克後來的話總結,就是你有千條計,我有“推土機”!你玩你地花招,我隻管用集中盡兩年的軍火使勁“一推”,一次不行就“反複推”,總之我火力猛空中力量強,你奈我何。事實確如吳克總結,不論日軍做出何防禦戰術安排,受限於其本國防禦和遠東以及長城戰事,日軍也無法對此處做出較強的支援,空中一道火牆推過來,地麵一道火牆推過來,什麼單兵素質,什麼戰略戰術,什麼運籌帷幄都幾乎無用。

雖然這樣地消耗,讓吳克多少有些痛心,但能節約兵力,減少部隊傷亡,同時提升原先由各係勢力改編而來的部隊的向心力和勝利信心,這就非常值了。

吳克想通過這樣的戰鬥在部隊中樹立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改變那些舊將領將士兵的生命不當回事,動不動就用想用大量士兵生命組**海戰術去換取勝利的行為,這樣高消耗的機械化戰鬥,足以讓敵我雙方將領知道,中**人的生命比日軍高貴十倍。

同時,現在這樣的消耗對已經急劇擴大的軍工和國內工業基礎來說,至少在三個月內,吳克相信後勤部門還供的起。根據王克強的彙報,此時總裝備部自這個月幾個新工廠建成後,每月將能夠生產500多輛坦克、600多架飛機,其他諸如火炮、槍支、彈藥等更是不計其數。

雖然這樣的生產速度相對於美國來說僅是其十分之一的數量,但吳克相信,隻要運作合宜,控製住計劃中的那些目標,幾年後中國將擁有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生產力,中**工也將能夠達到美國那種生產程度,屆時戰鬥物資怎麼消耗都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