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沒有想到,這次是撞到鐵板了!
第三艦隊“加賀”號航母是與明艦“赤城”號航母同等級的航母,是日軍在一戰後,大力打造“八八艦隊”地產物,其原型為戰列艦,船體抗打擊能力超強,航速幾近達到30節,排水量為42000多噸。
在由戰列艦改為航母時,起初采用三層甲板設計,第一層為飛行降落甲板,第二層為炮塔甲板,裝有2門雙聯203毫米口徑主炮以及123毫米高射防空火炮數門,其他諸如小口徑火炮、機關炮幾十餘門,防空能力非常強勁,第三層為飛行甲板,可搭乘60架飛機。
後來隨著航母設計經驗的豐富,日軍海軍將“加賀”號於1934年進行了一次大改裝,改裝完畢後,取消了飛行降落甲板和炮塔甲板,將防禦火力下移,並且部分轉移至外圍巡洋艦上,同時將飛行甲板擴大,使飛機搭載總數達到90架,擁有艦載戰鬥機15架、攻擊機45架、俯衝轟炸機30架的超強航空支援能力。而外圍的巡洋艦上還有幾架水上飛機,作為反潛飛機使用,並伴隨一艘潛艇在其左右遊弋、護衛。
巡洋艦炮火、反潛飛機、以及潛艇遊弋在其周圍的搭配,使“加賀”號航母防禦能力得到極大增強,而且“加賀”號每次分批次放飛飛機後,都有部分飛機留守在本艦之上,以防備敵機偷襲進攻。
被日軍艦隊作為警戒巡邏使用的第三艦隊唯一一支潛艇,因中**隊沒有任何可以威脅第三艦隊的艦艇已經被抽調,但還有四艘炮艦、巡洋艦遊弋在其周圍,以及幾架反潛飛機隨時準備起飛。正因如此,唐林這隻脆弱的潛艇部隊可謂一腳踢在了鐵板之上,雖然日軍並不知道會有潛艇來襲。
借助天色將明之時的黑暗,兩艘潛艇在德國潛艇軍官的指揮下,艦橋部分浮出水麵輕輕遊弋在日軍艦隊周圍,利用雷達探測著日軍航母周圍的具體情況。德**官不知道日軍聲納采集能力如何,不敢過於接近,隻是通過唐林命令雷達搜集數據,同時為蓄電池充電,準備突破進擊。
然而,天色將明,即使突破了日軍外圍艦隻向航母發動攻擊,隻怕也難逃日軍飛機、艦艇反擊,唐林將這一情況彙報給吳克後,吳克當即決定:謝部在近衛軍兩旅配合下再持續堅守一天,為李玄武做好掩護;第三軍部自中間放開,一部向膠東靠攏,一部向濟南靠攏,一部遲滯敵軍行動,使敵限製在膠濟鐵路以北章丘至博興一帶,利用空間減少損失,而吳小飛部依舊進行空中阻擊。
雖然李玄武在黃河以北等待的時間越長,暴露的機會就越大,但吳克決定還是再等待一天,以換取更大可能的戰果。
一個辛苦的白天過去,日軍第109師團經過一個白天苦戰,此時非常興奮。
經過這麼多天以來,黃河天險終於被突破,雖然南岸守軍陣地以及撤退道路上到處都是地雷,追擊十分困難,但總算突破了。109師團自上午意外突破黃河後,就在寺內壽一的直接命令下,整個師團快速自突破口搶渡黃河,快速向第十五師團以及第十師團正麵黃河防線守軍側翼展開側襲,以圖協助兩師團快速突破黃河。
然而,在向這兩處側擊之時,第109師團不僅無法利用道路將重武器快速跟進,自身也在守軍節節阻擊中以及隨時隨地的地雷戰中狼狽不堪,進攻根本就無法達到效果。因此當天色稍黑時分,109師團全部渡過黃河後,急於快速占領山東的華北方麵軍在佃駿六華中方麵軍節節勝利的刺激下,寺內壽一命令第十五師團、第十師團相繼派出部隊自109師團突破口進行渡河作戰。
寺內壽一分析,在自己正麵阻擋的守軍吳克部隊,受到來自佃駿六部自後翼包圍、自魯東南穿插猛擊,已經失去防守意誌,此時正在逐步收縮防線,試圖依靠魯中山區以及膠東山區與“大日本皇軍”抗衡。
出於對吳克偷襲其飛行基地的憤怒,他命令第十、第十五各一部連夜渡河,協同第109師團部隊以強力進攻形式,快速截斷膠濟鐵路並向東南進攻,以期與華中方麵軍第102師團會師,將膠東地區的吳克部全部包圍殲滅,以洗刷華北方麵軍之恥辱。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