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戰 第162章 戰果與日軍麵子(2 / 2)

一些家在北方的逃難者以及占領區內的留守者在衛**南京一戰後,幾乎將其看成抗戰的中流砥柱,對其充滿信心。在衛**兵出山東後,他們就一直在推測衛**什麼時候能夠收複他們的家鄉,逃難者希望能夠回到家鄉,留守者希望能夠早日擺脫日寇的殘酷統治,洗刷頭上亡國奴的恥辱。

正是在這種衛國以及思鄉情緒刺激的刺激下,大量北方抗日誌士紛紛感到皖中以及山東參加吳克的衛**,同時各處愛國工商組織在媒體上得知吳克部缺乏飛機,也紛紛解囊向吳克部進行捐款,希望衛**能夠建造或購買更多飛機,對殘暴日寇進行狠狠打擊。

這些還都不是主要的,在重大的勝利麵前,很多人都開始相信吳克能夠帶領他的衛**給大家再次創造一個奇跡,許許多多有知識的抗日愛國青年在此振奮人心的戰績鼓舞下,紛紛自四麵八方向吳克部所在地跋涉,接著就快速加入了衛**隊伍。

雖然南京的蔣委員長看到各地報紙,對衛**巨大戰果進行連篇累牘的報道大為不滿,暗自命令各地報紙不得以“衛**”字眼進行報道,與南京一樣,許多地方的地方勢力,為避免本地區人才外流,幾乎不約而同的都對消息采取了限製措施或者模糊化處理。

但是,此時吳克的宣傳隊伍已經深入到各地,不僅有宣傳人員和報社媒體,還有自己架設在蕪湖、巢城的電台向外進行廣播。南京方麵雖然想要禁止和偷梁換柱,卻很難實行,不得以隻好命令各地的特務組織對心向衛**的媒體進行破壞。不過因缺少現實信息,老百姓通過口口相傳,反而將吳克的隊伍逐漸神話,這是各勢力都所料不及。

當日,日軍雖極力否認,並於北線發動強力進攻以證明日軍沒有發生任何問題,但是空中支援卻明顯減少,且大部分都是從連雲港方向北上飛行,而部分自北邊飛向黃河防線的飛機,據部署在膠東山區雷達點報告,這些飛機不是自其東北部海域飛來,就是直接來自日本的遠程轟炸機。

欺騙和死不要臉是鬼子的本質啊!連這個都要進行欺騙,幸好有雷達這樣的千裏眼一眼辨別了真偽,否則還真以為,日軍在北線前線位置還有什麼隱秘機場。對日軍的不要臉,吳克已經習以為常,因此也就沒有再發表任何聲明,去反駁日軍的欺騙行動。

而麵對日軍艦隊飛機,吳克此時正在耐心等待,等一個足以威脅其艦隊安全的機會。

隨著白晝漸漸淡去,黑夜逐漸向華北大地籠罩,日軍苦戰一日,在空中支援劇減的連鎖反應下,攻擊效果並不明顯。而天色將暮之時,兩架與日機相差不大的飛機,悄悄的自萊蕪起飛,一架向東南方向,一架向東北方向,經過一段時間低飛探測,逐漸保持幾十公裏的距離尾隨在敵機返航機群之後。

一個半小時之後,兩機分別向回飛行,吳小飛使用兩架裝有雷達的指揮機偽裝,再一次為吳克立下了汗馬功勞,取得了他想要的情報。

當日軍艦隊飛機參戰之時,吳克仔細的搜集了一下情報,卻發現並未發現日艦可以停靠航母的痕跡,而2日白晝的戰鬥,日機從海麵自兩個方向飛來,顯示日軍至少有兩艘航母在提供艦載機飛行需要。

很顯然,在日軍天津、北平被炸之後,焦急於北線黃河攻勢的日軍陸軍經過與海軍緊急磋商,原本聚集於一起的日艦隊已經連夜分成兩隊,並且其中一隊攜航母連夜自膠南黃海海域進入渤海海域,為北線進攻黃河之日軍就近提供空中支援,並遮蓋機場被炸之尷尬局麵。

雖然事實卻如吳克推測一般,日軍不僅將第四艦隊調入渤海海域,兩支艦隊還全部都向近海貼近,以減少飛行航程,加大航空支援次數。但是這兩支航母究竟在哪需要得到確認,派出去的潛艇,因改造問題,所裝雷達探測距離不超過三十公裏,為其搜索敵艦造成很大困難。因此吳克才不得不命令吳小飛自空中協助偵查,為潛艇取得大致航向和距離數據。

如果您喜歡這本書,請來,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

-六|九|中|文|書友上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