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戰 第104章 布局(2 / 3)

為此,經參謀部對當前戰局研究,覺得此時淞滬前線各部已是強櫓之末,到了該撤退的時間,且據河北方麵消息,日軍第6師團各部已停止攻擊形態,密集集合向天津方向運動,顯然日軍大本營又將有大的行動計劃,而適合海運的沿海地區有山東、淞滬、福建等地,山東地區日軍可以從河北直接進攻,無需將兵力位於保定的第六師團進行調動,福建地方勢力雄厚,淞滬大戰正酣,相信日軍大本營也不願意在此時新增戰線,增加兵力補給難度,況上海地區日軍派遣軍團無力推進,作戰陷入僵局,兵法有雲:兵貴勝,不貴久,日軍遠來,雖有海軍優勢,但兵員、物資補給以及作戰勢氣迫其必須速戰速決,故上海實為目前日軍最需要兵力之地區。

因此淞滬一線部隊此時應及時分批後撤。進入預定防禦陣地準備進行長期抗戰,以期消耗日軍實力。現在這種聚集在一線陣地的戰役布局極為危險,一旦為日軍所擊破,將可能導致全線崩潰後繼無力。華北大潰敗現象將再度上演,屆時預定之防禦陣地是否能發揮必要之作用不可而知。一旦南京方麵潰敗,日軍幾十萬兵力在航空部隊配合下,趁勢而上。我蕪湖地區極有可能淪為前線,不得不防,以上為我參謀部綜合戰局情報進行地分析,老吳,你看可有什麼遺漏?”

老周此時似乎忘記了輕裝甲師全體覆滅地消息,向吳克款款而談最新戰局情報。

“分析的極為正確!”

作為軍長,吳克似乎也沒有為輕裝甲旅怎樣悲哀,隻是看了一眼作戰室所有軍情分析參謀,接著參謀長老周的話麵容有些嚴肅地說到,

“上海一線兵力過於前置。杭州灣地區兵力被抽調一空,造成側翼兵力極度空虛,且日軍抽調華北兵力。顯然為增援上海,既然南京方麵讓我軍繼續對上海增援。因此我命令:

孫定方師從即刻開始進駐吳興地區,準備隨時向杭州灣乍嘉線和海嘉線靠攏,後勤、工程兵部隊從即日起進入廣德以東湖州以西一帶丘陵地區。務必在11月10以前於長興、楊店、莫幹山、省界即泗安地區完成構築牢固之工事,黃輔周炮兵群重炮兵旅,火箭炮旅、高炮旅餘部隨進布防。

本地區防務交軍屬洪少烈近衛旅負責,其一團布防無為長江渡口、二團於馬鞍山江北地區布防,唐林水軍部自即日起集中所有炮艇、魚雷艇、運輸艇進入長江馬鞍山、蕪湖、銅陵段,準備隨時策應本地區作戰機動。軍屬獨立防空一旅、獨立二旅入駐巢南基地隨時備戰。李玄武師兩旅分駐廬州以西官亭、以北下塘集崗地丘陵地區,隨時準備向北或向東增援。

另號召本地區所有民兵部隊,自此刻起即進入作戰狀態,各鄉村、城鎮加快備戰準備,江南各縣鄉鎮同時做好向江北地區轉移之準備工作。”

命令結束以後,吳克與老周丟下一幹參謀,立刻在另一房間與李長青、馬懷仁以及軍屬獨立第一防空旅旅長向天、獨立第二防空旅旅長陳劍密商半夜,隨後李長青、馬懷仁、向天、陳劍四人又商議致天亮,方才一起匆匆離去。

佘山,位於鬆江區西北部,距上海市區30公裏。境內自東北向西南有北竿山、鳳凰山、玉屏山、厙公山、東佘山、西佘山、辰山、鍾賈山、天馬山、小機山、橫雲山、小昆山等大小1座山峰,綿延13公裏,山地總麵積401公頃。中國以“九”為大,而鬆江別稱雲間,故簡稱“雲間九峰”。在曆史上佘山最為著名,故將九峰諸山統稱佘山地區。

此處距離淞滬左翼大戰地區約40多華裏,因日軍暫時沒有渡過蘇州河,此地區還未遭受戰火洗禮,得以在漫天的飛機轟炸和沉沉地炮火聲中,享受難得得平靜。即使如此,因前線需要本地區很多小村莊都已在保、甲長的督促下,向前線派出部分勞力充當壯丁,參與到前線戰鬥中去。

橫雲山、小昆山兩山之間地一個林木茂密地小村莊,村裏的老百姓對於東北邊江灣、大場、真如等地區,每天隱隱可聞的炮聲已經習以為常。在21日清晨,當大家從前線炮聲中醒來打開大門準備出去勞作後,忽然發現整個村莊外圍一夜之間被一隻部隊包圍,村邊一些樹木下也停著一些黃綠顏色的鐵殼車,車子周圍那些當兵的裝束既不是**也不像是傳說中的小鬼子,怪異的讓大家都摸不著頭腦。

雖然這支部隊並沒有騷擾村裏的任何人,隻是緊緊將整個小山村包圍,但外圍挺槍放哨的那些當兵一個個都麵容嚴肅,散發出冷冷殺氣,讓這個涼爽地早晨寒意倍增,這讓一些膽小的百姓在開門過後,立刻又將木門推上,躲在家中再也不肯出來,隻偶爾透過窗戶向外窺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