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此刻出兵也可以,不過我軍雖加入左翼作戰,但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必須擁有自主作戰之權力,我軍在左翼地區雖受陳將軍節製,但必須擁有自行決定每戰時間、地點之權力,當然我軍也會非常注意與左翼軍團各部隊進行協同,如果委員長能答應我軍之要求,我部第二摩托化加強旅、軍屬輕裝甲旅從此刻開始立即向淞滬出發,三天後到達戰區投入戰鬥,否則我軍將視戰事發展自行決定向右翼地區出兵時間。”
吳克覺得實在無法分清死守淞滬的對錯,最終實在不忍坐看前線犧牲,決定派遣兵力參與進去。期望能盡量減少損失。不過對於淞滬戰場目前落後地戰術,吳克也深有忌諱。在簡陋工事內展開寸土不讓的防禦陣地戰打法,不是吳克所希望看到的。自己的部隊基本都經曆過三年時間軍事訓練,不似南京政府那樣可以隨便拉人補充。實在損失不起,因此為避免不必要地損失,吳克在同意出兵之後。立刻提出自主作戰的要求。
“自行決定每次戰鬥的時間、地點?”
這種自由在張治zhong了解中,也隻有北邊幾支較大地軍事勢力才擁有,淞滬戰場由委員長親自任第三戰區總司令,連遠程來援地川軍、桂軍此刻都一律要聽從指揮,因此他覺得吳克地要求有些過份,於是反問了一句,希望吳克不是因心血來潮,一時失了方寸。
“對!我軍需要自主權,我輕裝甲旅、摩步山地旅優勢在於機動靈活,縱深穿插突襲,不適合在陣地戰中與敵消耗。為有效發揮我軍此項作戰能力,我部參戰部隊必須保持靈活機動之作戰勢態,捕捉適合作戰之每一戰機,因此如非迫不得已,我兩旅官兵都將不參加陣地作戰,而作為一支機動兵力穿插於淞滬戰場,對敵進攻兵力展開攻擊,為達到這一軍事目的,自主權必須要擁有,同時經過各戰區要優先得到油料供給,否則淞滬左翼不去也罷。”
對自主權,吳克決定寸不不讓,因此對於張治zhong的反問給予斬釘截鐵地回答。
“既如此,待我請示委員長後,你回答!”
對於裝甲部隊戰術,張治zhong覺得自己並不了解,因此對於吳克因戰術方麵提出的要求,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此前南京那點微弱的裝甲兵部隊在上海戰損後,他一直都有些自責,深感自己沒能指揮好,讓兩連裝甲車在失誤中白白犧牲,並為此心疼許久,此時關係到一個輕裝甲旅未來,他決定不再勉強,提請統帥部適當考慮吳克的要求並給予批準。不過,相當了解南京那位性格的他,對此條件並無多少把握,隻希望南京方麵能不計較這些戰術層麵的東西,盡快讓吳克出兵。
其實他地擔心是多餘的,第三戰區在日軍猛烈攻擊下,整個戰場幾乎已經無兵可調,此時恨不能將周邊地方守備部隊全部調往前線。因此對於吳克的要求,蔣階shi、南京作戰參謀部以及第三戰區前線指揮部雖都大為不滿,蔣委員長更是氣地罵娘,但在吳克答應三天內就能投入兩支機械化旅參加戰鬥的誘惑下,最終不得不進行妥協,快速同意吳克地要求。
“兩個機械化旅,再加上駐皖中合肥的一個重裝甲旅、駐蕪湖的一個步兵旅,這個吳克在我們眼皮底下竟然發展如此之快,敬之,我們身邊地這個草頭王已經成氣候啦!”
蔣介shi在簽署同意命令後,對隨在身邊的軍政次長何應qian、侍從室主任錢大jun等人有些無奈的說到。
南北兩陣線近三個月的劇烈戰鬥,使其連日來幾乎調動了所有能調動的部隊,並幾次冒險親付前線,為將士們打氣助威,然而效果並不理想,北線大步潰敗,華中危險。南線死傷慘重,無兵可調,京、滬、杭地區亦岌岌可危,及至此時竟需要遷就一個草頭王的要求。讓他既感到無奈、憤怒,又覺得身心極度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