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下)(1 / 2)

隨著離安徽越來越近,吳克每日都讓馬懷仁將有關上海的情報一份過來,及至八月十三日,吳克擔心的上海戰事並沒有因為日軍在北平的失利而延後,還是在曆史的車輪中按時爆。

南京方麵對日軍在北平施展的拖延戰術看的比較清楚,但華北派係零亂,雖經吳克重創香月清司部,贏得防禦布置時間,但在派係之間的內耗中又被消耗的一幹二淨,先兵出南口向八達嶺一帶布防,準備迂回側擊香月清司部側翼的中央軍湯部,在進入察南後立刻遭遇到駐防於張家口劉汝明部無端刁難。

劉汝明對中央軍進入其地盤有很深的顧慮,北平失陷時,他對湯部第十三集團軍進入其地盤布防就百般不願,當北平收複後,其立刻要求第十三集團軍退出南口,使得湯部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進行斡旋。接著山西閻部答應派出的一個旅協防南口,在聽到北平光複的消息後,立刻於中途回轉,使得湯部布防計劃出現漏洞。

麵對華北錯綜複雜得派係鬥爭,南京作戰室深深感覺到鞭長莫及,有些無能為力。華北幾省擁有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且便於機械化部隊行動,一旦讓日軍詭計得逞,輕鬆占領華北,將華北作為戰略基地使用,則可以輕易橫渡黃河,進逼武漢,其結果對南京方麵將是極為危險,同時日軍分別於青島、上海兩地增兵,對國民政府的中心統治區域構成極大威脅。

南京作戰侍從室以及參謀處根據日軍動向,分析日本極可能憑借其海軍優勢力量對上海展開攻擊,然後溯江而上進攻府南京,因此為府安全,大多參謀都有意在上海開辟一條新戰線,趁日軍進攻華北兵力分散之機,利用上海等城市的鋼筋水泥建築群進行巷戰,消耗日軍實力保衛南京安全。

同時,上海一地各國租界雲集,在國際上較有聲譽,南京方麵也有意以此來喚起國際社會對日軍侵略中國的注意。而且由張治ZHONG將軍主持,德.51o.事顧問參與,曆時三年的京滬杭國防圈已經建成,南京方麵對在華東開辟戰場也有一些信心。因此在七月十一日日軍駐華海軍司令長穀青川到達上海後,國民政府立刻於隔日立刻命令京滬警備總司令張治ZHONG至上海,作防敵進攻準備,同日第六十一師一部秘密進入虹橋機場周圍,以備不測。

及至7月23日在長江流域日僑進入上海大批撤離後,日軍在對北平還未大規模展開進攻之時,開始於上海滋事,企圖於上海再度挑起戰火。此時日軍駐華海軍司令長穀青川已經就上海和南京的軍事和政治地位提出《對華作戰用兵的意見》,強調“欲置中國於死地,以控製上海和南京最為重要。”

其後華北日軍輕取天津、北平極大刺激了日本的擴張野心,其參謀本部根據華北局勢的展製訂出《中央統帥部對華作戰計劃》,決定於青島、上海等地增兵,隨時準備全麵擴大侵略行動。隻不過,由於吳克得介入,使得華北局勢飛轉急下,鑒於關東軍隨時麵對蘇聯紅軍的威脅,不能大量調動,日軍參謀部不得不將陸軍兵力以及海軍運輸力量,優先照顧至秦皇島與天津一線,使得上海局勢稍緩。

然而當華北兵力逐漸充足後,日軍提出在駐軍得條件越來越苛刻,日軍參謀本部根據海相建議,又同時開始著手對上海進行謀劃,在此情況之下,駐華海軍司令長穀青川立刻進行兵力調動,華東局勢再次緊張起來,南京方麵急令京滬警備司令張治ZHONG,將最精銳的全德械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秘密調進上海。

接著八月九日虹橋機場事件如曆史記載得那樣依然生,日軍海軍陸戰隊進入上海,衝突越來越大,南京政府與日軍指揮部紛紛決定擴大戰爭。8月10日,日命佐世保戰艦20餘艘、運輸艦5艘開赴上海。並動員上海日海軍陸戰隊及在鄉軍人與義勇團約萬人應召參戰。日第1、第3艦隊30餘艘軍艦,蝟集黃浦江及長江下遊瀏河以下各港口,8月11日,日增援艦隻14艘抵滬。

與此同時,11日,國民革命軍全德械裝備的第87、88、36師以及重炮兵兩個團,在張治ZHONG指揮下推進至上海預定防禦線,蘇浙邊區司令張奎也在南京政府命令下將第55師、57師、第20旅開赴浦東及上海近郊,並令主力向華東集中,預備掃蕩上海敵軍基地,阻止敵軍登陸,確保淞滬,鞏固南京。雙方於此時正式展開戰前部署,8月12日,正當國民革命軍各部及至航空兵部隊準備將進入長江內的日艦封鎖包圍,日艦卻如提前得到消息般,紛紛快逃離危險地帶撤退至黃埔江,進入其自身防衛範圍,無奈之下,進入上海之中.51o.隊隻能沉商船於黃浦江,防敵艦隊溯江而上進攻長江上遊,及至八月十三日,雙方劍拔弩張,戰爭終於於上海閘北在日艦重炮聲中拉開序幕。隨後,蔣介SHI親至上海前沿陣地視察,為其嫡係部隊打氣,然而,根據內線報告,在其視察途中,曾受日機追蹤掃射,借用之英國大使坐車遍體鱗傷,所幸當時他並不在那輛車中,才得以幸免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