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戰曆史(3 / 3)

在隨後的戰鬥中,伊拉克仍然不斷地使用化學武器。根據1988年4月20日伊朗向聯合國提出的指控報告統計,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共使用化學武器421次,僅據其中100次的統計,伊朗方麵共有44418人中毒。根據聯合國調查小組的多次調查證實,伊拉克主要使用了糜爛性毒劑芥子氣和神經性毒劑塔崩。

盡管國際上從1874年以來多次提出禁止在戰爭中使用有毒物質,禁止使用生化武器的呼聲愈來愈高,美蘇兩國也多次簽約、核查,但是,長期以來禁而不止,並且生化武器的數量和質量還在不斷得到改進和發展,擁有生化武器的國家也在增多。據統計,目前約有30個國家和地區可能擁有化學武器;10個國家有能力部署生物武器。可以說,生化武器不會短時期內在世界上消除,其威懾將會繼續存在。因此,未來的戰爭將籠罩在生化武器威懾的環境之中。

實際上,1991年的海灣戰爭和今年的伊拉克戰爭,都是在生化武器威懾的環境中進行的一場高技術局部戰爭。戰爭爆發前,薩達姆就多次宣稱,伊拉克要使用化學武器消滅美軍。美國總統則明確表示,如果伊拉克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美國〃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立場。因此,海灣各國爭相購買防毒麵具,進行全民防化演習;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還將防化裝具發放到每個居民;駐海灣的美軍加強了防生化武器襲擊的訓練,配備了標準化學戰劑探測設備、個人防護服和裝具。為了防止伊拉克使用化學武器,美軍把伊拉克的生化武器工廠和倉庫作為重要的打擊目標。巨大的心理威懾性

生化武器在心理上還能夠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人們不會忘記,1995年3月,日本“奧姆真理教”成員選擇早晨上班高峰在東京地鐵施放毒氣,造成5500人中毒,其中12人死亡。特別令人震驚的是,罪犯作案的地點霞關地區是日本皇宮、外務省、大藏省以及東京市政府和東京警視廳的所在地,而罪犯為了驗證其教主麻原彰晃關於世界已麵臨末日的預言,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此防範嚴密的地區毒害平民百姓。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人民麵臨的生化威懾,直到如今仍然令人心有餘悸。

國際反恐怖專家越來越擔心生化武器極可能成為恐怖分子及其他極端團體未來肆虐社會的“撒手鐧”,並警告說,若不設法阻止恐怖分子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後果將不堪想象。

就在美國人伸長了脖子瞄著薩達姆和他的“生化武器工廠”談虎色變的當口,內華達州聯邦調查局逮捕了兩個涉嫌擁有近10個旅行袋炭疽菌菌液的男子。其中一人就是卷入極右組織、被稱為“瘋狂的微生物學家”的拉利;哈利斯。此人用金屬探針伸向一處因感染炭疽病而喪生的牛屍掩埋場,成功地培養出了病茵孢子。他漫不經心而又閃爍其詞地告訴媒體:“5加侖容器中的炭疽毒劑播撒到曼哈頓上空,48小時至72小時後你將會看到50萬具屍體。”

一般來說,生物武器用細菌製成。這些細菌能在空氣中散播,並在數日內使感染人生病,其唯一的跡象可能是數以千計的人湧到醫院急診病就醫。生物武器致病的潛伏期各不相同,如炭疽杆菌為72小時。化學武器生產的過程雖較長,但致死速度則較快。

世界上的生化武器主要有5種:化學類的沙林毒氣、神經毒氣vx和芥子氣;生物類的炭疽杆菌與肉毒杆菌毒素。

沙林毒氣。人吸入後,可導致橫膈膜伸縮神經麻痹,最後窒息而死。其致命劑量(使一人死亡量)僅為一毫克。

vx毒氣。與沙林毒林一樣,同屬神經性毒氣,使受害者死於窒息;不同的是,vx毒氣隻要接觸人的皮膚,即能致命。致命量也為一毫克。

芥子氣。人吸入後會引起痛疼,全身長膿包,而且也會造成失明。

炭疽杆菌。人吸入後,炭疽杆菌便迅速繁殖,並產生毒素,然後經血管擴散到全身。致命劑量為十億分之一克。美國人在九一一後傳播的“白色粉末”,就是這種性質的杆菌。

肉毒杆菌。人吸入後,肉毒杆菌即開始繁殖,並迅速擴散至全身。此菌能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一種毒性很高的生物毒素,稱為肉毒杆菌毒素,可致人癱瘓與心力衰竭。致命劑量為十億分之一克。

生化武器有方便的生產線

伊拉克戰爭已經基本結束了,但薩達姆把生化武器藏在何處仍然是個謎。因為據說可疑地點有上千處,其實隻要是?┮11さ壬枋比歡伎梢宰淦韉摹吧亍薄?

一個國家的藥品工業、化學工業往往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但從理論上說,這些生產基地中,都有可能生產“生化武器”。

基於這一點,美國稱自己的情報機構正在加緊搜集薩達姆過去研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情詳細報。因為生產方便,規模小而且容易藏匿,美國已經在未來的偵察機上裝配特殊的設備,能夠通過地球引力場的變動,探測到地下諸如掩體和隧道一類的空洞,以便查到地下神經性毒氣實驗室的地方。

今天人們禁止生化武器的作法,卻讓人們自己看到了事情從來就有兩麵性的本質。生物和化學武器公約要求掌握先進生物技術和化學製造技術的簽約國與不具備這些能力的簽約國分享這些技術。坦率地說,這相當於賄賂那些窮國放棄生物和化學武器,條件是讓這些國家獲得生產藥品、農藥和殺蟲劑的先進方法。

問題是,任何能製造現代藥品、疫苗和農用工用化學品的國家,同樣也能製造出致命的病毒、毒素和神經作用劑。

因此,這類技術的交換,就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生產能力在全球各地的擴散,充當了絕好的保護傘。

科技的推動讓生化武器更加難以禁止

美國是當今世界科技能力最強的國家,在生化武器生產上,也一點不會因為禁止的輿論而放鬆。一些生化武器專家說,五角大樓目前正利用高技術手段研究“非致命性”武器,類似俄羅斯特種部隊在解救人質時所使用的麻醉氣體———芬太尼。他們指出,美國一方麵發展這些武器,而另一方麵又以伊拉克違反國際條約為由,對伊拉克采取軍事行動,實在是雙重標準,自相矛盾!

美國一所大學的微生物學講師惠利斯說,美國研究生物榴霰彈、炭疽和對付一般群眾的非致命性武器,以及秘密地進行這些計劃,破壞了國際條約中的生化武器管製條款。

美軍方報告對有關生化武器研發素來絕口不提。美國政府可以說,研發生化武器是基於防衛理由,但生化武器條約規定卻沒有這個規定說用於防禦就可以研究發展。

更讓人不安的是二元化學武器。一種化學物資可能沒有武器性質,但用時如果與其他化學物資合成起來,就可能是一種厲害的化學毒品。這樣的化學武器如何禁止呢?

科學技術成了生化武器的推動力,這是技術人員也會感到無法控製的悲劇!

什麼時候能徹底控製生化武器?這就像是人類要消滅毒品犯罪一樣,隻有靠人類自己的理智與共同的長期努力,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