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新時代需要新史學(3)
5.要不失時機地抓住曆史機遇,使得整個民族永遠充滿朝氣,充滿活力,在曆史進程、進步趨勢不可逆轉的潮流驅動下,自覺地融入世界曆史的潮流之中,使得整個民族在世界的潮流中,得到更迅速、更健康的發展。
新史學“新”在哪裏?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心靈中的世界曆史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史學,當然,這並不是說早先的曆史寫得不對或者是有什麼問題,而是因為每個時代都會麵對新的問題,產生新的疑問,探求新的答案。
我們知道,中國是一個有數千年史學傳統的大國,古往今來,凡是學習和研究中國曆史的人,莫不受到中國傳統史學的影響。中國史學發展的曆史也表明了中國史學傳統的繼承性。比如“實錄直書”,不掩惡,不虛美,不文過飾非,彰善貶惡的鑒誡史學傳統;注意史料的收集、采摭,重視資料的鑒別、取舍,考證史實,錯謬牴牾的求實精神;文字崇尚簡潔、準確,“文約而事豐”的文風……
然而,民族的曆史記憶不僅是發展著的曆史記憶,也是開放的曆史記憶。在不同的曆史時期,民族的曆史記憶也會不斷地發展變化,會有不同的內容。這不僅僅是自身社會發展的折射,也是曆史和現實的呼喚。
自21世紀初以來,隨著西方社會科學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傳播和深入,中國的一批有卓識遠見的史學家們通過對傳統史學的繼承、改造,吸取了西方現代社會科學的方法,逐漸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辯證法為指導,去研究中國曆史,最終摳了中國史學研究的一個新時代。另一方麵,從世界和中國社會自身的發展來看,目前都處於一個重大的曆史轉折時期,整個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已經向中國走來。而且在金融的全球化、傳媒的全球化,或者所謂的文化的全球化的情況下,中國各個方麵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生活本身就會提出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思考,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比如,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中國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正在加快,這就提出了很多重大的理論問題,需要我們從世界曆史的角度來回答,來思考。
曆史總與現實和未來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曆史就是現實的昨天,未來則是現實的明天,它們之間有著內在的聯係。新史學要求中國更好地認識現實,更清醒地展望未來。
曆史學家的社會責任在於為當前解釋過去
從總體上看,中國人對於世界曆史知識的學習、接受和了解,應該說是非常貧乏的,與中國現在在世界曆史進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未來的發展,是不相適應的。很多人,包括受過高等教育,或者是受過碩士甚至博士、博士後教育的高級人才,他們僅僅是在初中階段學習了非常粗糙、非常概括的世界史,此後就再也沒有接觸過世界史。實際上,這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種缺乏,因為不了解世界的昨天,就很難真正清醒地、非常準確地認識今天的世界和未來的世界。所以說,一生之中,每個人都應該不斷地學習世界曆史,因為世界曆史也是處在一個深刻的變化中的。
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我們要敢於對於世界史,對於中國世界史學科的發展,對於中國世界史學科的建設做出一個又一個非常有益的嚐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