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國就應該有大目標1(1 / 1)

九、大國就應該有大目標(1)

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13億人口,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延續了5000年的文明。今後如何發展?這就是目標的問題。一個大目標可以使人煥發精神,走路都會變得很有精神;反之,則精神頹廢,連走路的力氣都沒有,而且分不清方向,東不是東,西不是西。

中華文明在世界的文明史上占據重要地位。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中國要做的還有很多,然而,就像人奔赴目的地一樣,中國也需要樹立一個目標,然而才能振奮精神、進入狀態、凝聚力量。

中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傳來了來自四麵八方的聲音:“希望中國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當世界發生危機時,人們都希望中國猾地發揮影響力;當出現自然災害時,國際社會還是需要中國站出來……

現在,中國應該思考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跟這個世界形成怎樣的一個合理關係,這也就是目標。中國遠大的目標,不僅是全國人民的期待,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等待的結果。美國也許是現在最為矛盾的國家了,它既期待中國的發展,又害怕中國的快速發展搶了它的位置。據調查,德國有80%的人認為現在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僅次於美國,而且日本也有同感。就算是為了不辜負德國、日本的期待,我們也要有遠大的目標。當然也不是專門做給其他國家看的,而是我們確實有這個資本、有這個實力做到。

如何實現大的目標?

首先,產業技術要啥。

產業的啥是很具體、十分技術化的事情。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雖然擁有幾十萬家工業企業,產業門類也非常齊全,但有大部分企業規模較小,讓他們花大錢投資創新是不太可能的,這就需要政府出麵,仔細地按照不同行業的具體特點,針對企業的結構、基本經營能力、國際上技術發展的動向,做好技術方麵的引導,加強綜合管理和宏觀協調。同時,要不斷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讓自己的創新技術發展起來才是長遠之計,不要老是這邊的研發剛有眉目,那邊就又招商引資,引來了新技術,那麼剛剛起步的研發就白費了,時間久了,人們研發的猾性也被消磨完了。

世界上產業啥成功的經驗不在少數。比如日本,20世紀60年代搞“1微米芯片技術”,產學研結合:國家出錢,通產省拿出規劃,索尼、鬆下等公司分工合作,各自拿出核心產品,整合技術,基礎的核心技術有了突破後,知識產權共享。20世紀80年代日本已經步入了發達國家之列,這也絕不是隨隨便便得來的。然而中國企業直到今天,有些核心部件自己還是生產不出來。有的企業發展得越快,膽子也越小,誰都不敢第一個“吃螃蟹”。雖說也研發了一些新技術,可是誰都怕虧損不敢用,所以這時就需要政府提供點風險補償,給點政策,以此來激勵企業自主研發。

其次,國防力量要加強。

中國比任何一個國家都需要國防力量的支撐。西方大國哪一個像中國這樣,主權和統一麵臨著嚴重的威脅?西方大國哪一個像中國這樣,同時麵臨著恐怖勢力、分裂勢力、極端勢力的嚴重威脅?西方大國哪一個像中國這樣,同時麵臨著能源安全、環境安全、信心安全等嚴重的問題?西方大國哪一個像中國這樣,連續麵對冰雪災害、汶川地震這樣一係列的嚴重自然災害?針對上述問題,難道還會覺得中國的國防需求低於某國嗎?難道還會覺得國防力量可有可無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