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能隻聽外國金融家忽悠2(1 / 2)

盯不能隻聽“外國金融家”忽悠(2)

自製力弱的已經興衝衝地投身於股市行業,將自己辛辛苦苦多年攢下的錢投了進去,連一個水漂也沒見到,多年辛苦積攢下的錢已經化為了虛有。垂首頓足的有,痛哭流涕的有,尋死覓活的有,但是都無以挽回。

揭秘“外家金融家”所玩的忽悠把戲

2008年是金融動蕩的一年,全世界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世界的金融中心是危機的爆發點,然後波及全球。世界的金融體係已經連體,沒有一個國家能夠避免,美國的危機卻要讓全球來付賬。

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倒閉,帶給人們的是深深的震驚,如此有實力的投資銀行都無法在金融危機中保留,其他的公司和企業又該如何來麵對呢?華爾街的那些“金融肥貓”們開始驚慌了。美聯儲的主席格林斯潘一直都是人們眼中的神人,但是麵對金融危機,他也低下了他那高傲的頭顱。相比於美國的金融戰士,中國的金融戰士也是傷亡慘重,無一幸存。中國的股市從2007年的6124點跌至現在的2000點,跌幅高達70%,一舉超過了越南,成為世界第一,中國的股票市場已經被蒸發掉了24萬億!(據統計,2007年中國的GDP才達到24.4萬億左右)如此驚人的損失,都是來自於金融投資領域,而這些錢幾乎都是被美國人消費了。

伴隨而至的是人民幣不斷升值,這樣,必將導致以美元為結算單位貨幣的中國企業在這場災難中瀕臨倒閉或者直接破產。比方說,中國生產一件衣服,以8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彙率是8.0,那麼,在這其中,中國的廠家可以掙到64元人民幣,但是如今人民幣升值了,變成6.0的浮動彙率,那麼中國企業能夠賺到的利潤也隻有48元人民幣。人民幣升值兩個百分點,中國的廠家卻要損失16元人民幣,這些加重了中國廠家的壓力。尤其是在金融風暴的影響下,全球經濟不景氣,中國的廠家不僅要麵臨來自外部的壓力,還要麵對來自國內的壓力,如國內原材料與人工費用的增加。在雙重壓力下,中國企業距離破產已經不遠。

這樣驚人的全球金融危機是怎麼引發的呢?每個人心中都不免會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華爾街上的所謂金融家們不想勞動,卻想過上好日子。

不要將一切因素推到什麼不良貸款率太高、什麼違背了經濟的低潮期、什麼房地產商的過分投資上……那些所謂的金融家們想過好日子,必然要通過一定的方式掙錢:一是“搶”;二是“騙”。伊拉克戰爭就是一個典型的“搶”,但是金融家們發現不劃算,於是他們改變目標戰略,開始謀劃另一場“騙”局,不動用一兵一卒,不用麵對來自聯合國的反對壓力,開始掠奪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