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能被人牽著鼻子走(1 / 2)

中國的綜合國力越來越強大,國際地位也越來越高,在複雜的國際競爭環境中,中國不免容易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位置。“中國威脅論”一直存在,並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每當美國等一些國家渲染“中國威脅論”的時候,中國的反駁仿佛總是敵不過攻擊的一方。中美之間始終是帶著敵對的性質在交往,到現在為止美國政府中依舊有很多官員對中國抱著很強烈的敵對態度。在台灣問題上,雙方更是無法達成共識,甚至不排除動用武力的可能。美國已經公開表明態度要保衛台灣,這種態度實在是令中國人無法容忍,但是迫於很多情況,中國卻又不得不容忍。這樣不免給人留下被人牽著鼻子走的嫌疑。

中國人可能自己誇大了“中國威脅論”

由於語言上的差異化,中國人有些時候自己渲染和誇大了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美國人在強調“中國威脅論”的時候,更多的是指出中國的發展威脅到美國的地位,其主要目的是強調美國是被威脅的,而不是中國主動威脅美國。這樣的說法一定程度上說明美國人十分擔心自己的未來,但並沒有把中國說得多麼邪惡甚至是不擇手段。事實上,很多美國人在談到中國的時候都非常欣賞和羨慕。中國應該理解美國的這種擔憂,可以給這種心理做適當的解釋,而並不是一聽到“中國威脅論”就想進行激烈反駁。這樣隻會讓事情更加惡化。由於語言上的誤差,中國的解釋自然抵不過美國的渲染,中國的回應往往位居下風,一旦做出不符合美國心意的解釋便會誤入美國的語言陷阱,美國勢必要進行反駁,這樣又等於中國被美國牽著鼻子走。

鄧小平曾經提出“韜光養晦”,意思是強調要收斂鋒芒,不要太外露。但是美國卻將其翻譯成“掩藏實力,等待時機”。這一來自然給美國拉響了警笛。他們會猜測,中國在掩藏什麼,在等待什麼。美國的中國事務顧問就曾經在發表自己的書時,對這個詞語的意思加以發揮,他認為中國存在危險的霸權心態。再比如,美國人常常誤解“有所作為”這個詞,他們總是認為中國會有意外的舉動。因此,中國有必要向美國人全麵解釋清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2008年剛好是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在這30年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無論是在社會政治、經濟還是文化、體育等方麵,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改善和提高,中國社會的經濟水平正邁向一個新的台階。於是,中國民間普遍流傳著一種心理:中國現在已經是世界性的大國,隻有美國才能和中國相提並論,世界的未來必然是屬於中國的。在這樣偏激的大國心態下,中國民眾都普遍認為中國是完美的。於是一旦發生國際上的問題,中國民眾都會認為錯誤是別國的,對於問題的根源並沒有興趣去探究。

除此之外,中國民眾一旦遇到國際上的問題,往往抱著強硬的態度,甚至不免有一種人多欺負人少的優越感。這種心態隨著中國取得的成就而不斷滋長,並且也越來越不切實際。由此,中國的某些評論就會為外國媒體引發新的探究課題。他們會把中國人的心理無限放大,這樣,又等於中國的觀點受製於人,被人牽著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