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天幕下,連綿的山巒,如同趴伏在地的巨獸。
在巨獸的懷中,一座形似臥牛的小山崗下,卻坐落著一個小小的村莊。
春風帶著細雨,悄無聲息將這個小山村籠罩起來。
雨不大,夜也深了,絲絲涼意順著露出縫的窗沿牆縫,朝著屋內散去。
村子叫做馬家灣村,說是村子,卻也是這山巒腹地內唯一的村落了,大的不像是一個“村”字所能形容的。應該叫做鎮,或是城。可這村裏、卻沒有城裏的那些神仙老爺,也沒那些鎮裏才有的神漢巫婆。
說到神漢巫婆,原先這村子當中也是有個神婆的,可也不知怎麼回事,在十多年前,便像是彙聚在這村子中的那些逃難人一般,逃離了家鄉,逃離了這裏。“逃亡”到了一個叫做關坪裏的地方,那是一個介乎於村鎮和縣城的地方。那可比這好太多了,那裏可是有著傳說中的—仙老爺的。而那些逃難到這個地方的人,則是集體窩在了這個小村子當中。村子也是在那時,便突然間變大了好多,應該是很多吧。
那個神婆走的時候,曾留下“預言”,說這個小山村收了妖孽,要在不久的將來,毀於一場地動當中。剛開始,人們還有些害怕,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神婆曾留下的“預言”一點發生的痕跡都沒顯露,慢慢的,人們也就將這事忘在了腦後。
直到那天,村西頭的張老三一家,在一天清晨,齊齊吊死在了村西頭的那棵大槐樹下。人們好像這才像是想起了些什麼似的,卻也沒太在意。隻是一個勁的說道,這張老三家的娃也是運氣好,趕上了那好時候,能去那大縣城裏報名參軍,也少了那拖累人的瘸子爹,瞎子媽。卻也有人惋惜,那老兩口一輩子也不容易,好不容易才將孩子拉扯大,還有那福氣能去大縣城裏報上名,參入軍中,說不定啥時候也能像那些城裏的仙老爺一般,成那天上人,自己卻沒那享福的命。
張老三家的娃叫做張無關,求的是一個在神婆走後沒多久,才來到這村子當中的一個教書先生給取的名。
那教書先生在這村子當中也有十年了吧,卻也不知為何,在不久前也要走,倒是走之前收了弟子,那弟子叫做許初一。許初一倒是還有個雙胞胎弟弟,叫做許十五。
初一、十五,好像是講述了一段父親曆經千辛萬苦,追求母親,最終抱得美人歸的美好故事。初一、十五,也像是一段民間俗語說的那般,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倒是哥哥和弟弟,渾然不像是一奶同胞生出來的一樣,性格差異巨大,唯一讓人欣慰的,怕不就是兩人相處的倒也不錯。
這會的村子當中並不黑,從村西頭到村東頭,閃著許多瑩瑩亮光,像是一條線一般,將村子兩頭連接起來。
這些光來源於村子中一座座獨立在院牆外的“篝火台”,亮光雖不多,卻也有小一千那般數量,正是這些亮光,給予這廣袤幽深的山巒腹地,一點人間煙火氣。
村子中亮光最密集的地方,大概是村中央偏西些的一個地方吧,那有個坡,坡上是一座大氣輝煌的閣樓。此時正有許多人彙聚於此,還有更多的人正順著那條光線,朝著此地而來。這像是在舉辦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才會在深夜當中,有如此多的亮光存在。
“列祖列宗保佑,山神爺爺保佑,不要再有什麼妖邪出現,保佑小雪能夠安全歸來。”在一眾人群邊緣,樹蔭擋住的地方,有一個六七十歲模樣的老頭,在誠心誠意的朝著閣樓中央的一尊山神泥像跪拜。看那老頭緊閉著的雙眼,朝著那泥土像磕頭跪拜的模樣,不由讓人覺得,這人甚是虔誠,定是那山神爺會眷顧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