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年味(2)(2 / 3)

他在《四十歲說》中坦言:我們應該自覺地認識東方的整體感應和西方的實驗分析,不是歸一和混淆,而是努力獨立和豐富,通過我們穿過雲層,達到最高的人類相同的境界中去。“越是民族越是世界”的言論,關鍵在這個“民族的”是不是通往人類最後相通的境界去。

正如賈平凹說的是陝西丹鳳話,但他的思想卻已十分現代化一樣,在他的作品裏,有土的一麵,即語言用語等形式外表上,但充盈貫穿作品中的卻是現代意識,他欣賞的一段話是:藝術家最高的目標在於表現他對人間宇宙的感應,發掘最動人的情趣,在存在之上建構他的意象世界。應該說賈平凹建構的意象世界是現代化的,而非反文學現代化的。貌似大土,實為大洋。

2007.10.24大實大虛的賈平凹

——讀張守仁《從鄭屯流出的小溪——讀〈手語〉》

二十多年前,我在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做編輯時,策劃並編輯一套旅遊文學叢書,先後出版了賈平凹的《平凹遊記選》、和穀的《和穀遊記選》、師銀笙的《山原的秋魂》等作家的遊記作品集。《平凹遊記遜是該叢書的第一本。萬事開頭難實非虛言。

在編輯《平凹遊記遜時,為平凹的遊記作品中的虛構與編輯室主任意見不一,引起了爭論,編輯室主任是一位頗有名氣的詩人,其詩激情澎湃,想象豐富,但卻對散文的虛構大加鞭撻,我記得他說賈平凹的散文《五味子巷》寫得就不像五味子巷,我說也許不形似,但卻神似,寫出了古城小巷的味道。那時年輕無畏,竟頂住了頂頭上司的壓力,堅持將《平凹遊記遜推出,成為第一本賈平凹的遊記選集,受到讀者的歡迎。

從此以後關於散文能否虛構的爭論斷斷續續直到今天,似乎剪不斷理還亂。近日在《中國散文評論》讀到張守仁先生的《從鄭屯流出的小溪——讀〈手語〉》以及給張振金先生的信,如遇知音,暗暗叫好。張守仁先生在信中說:我近年到各地講學,常遇“散文能不能虛構”的提問,故在給年輕散文家沙爽的散文集《手語》序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張守仁先生分析了沙爽的為人為文後認為沙爽的散文有豐富的想象力,這是可貴的寫作品質。猜想使思緒反複,羽毛豐滿,隨意飛翔。

張守仁先生說:散文是一種側重於表達內心體驗和抒發個人情感的文學樣式。它主要以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真情實感打動讀者。這是一種含情量很高的文體。散文要有我。散文就是寫我,寫我的情感、體驗、見識、發現以及夢想。我是散文的核心,沒有我,作品就沒有血肉、沒有靈魂。即使寫猜想、想象、聯想甚至夢幻,其中都有一個獨特的、真實地我在。

回到賈平凹的散文,我以為也應像張守仁先生如此觀。賈平凹不僅寫散文,也寫詩和小說,所以散文難免受到小說的影響,但要說他的散文是純粹的子虛烏有是不符合事實的。也許有些場景或物件是虛構的,但情景和思緒卻是真實的。就像《五味子巷》這樣的散文,被人認為是大虛,實則大實,即真實地再現了古城小街道的風土人情,真實地展現了曾居住於斯的作者對小街道的素樸的風情的熱愛和讚美。

還有入選中學課本的《醜石》,事實上,賈平凹的老家並沒有什麼隕石,是有一塊錐形的石頭,已經破裂為二了。賈平凹筆下的石頭隻是個引子或由頭,名為寫石頭的命運,實則寫人的遭遇,即人為實寫,石則虛寫,寫人為實,寫石為虛。其實文章的效果也是這樣,讀了這篇文章,讀者恐怕也很難具體描繪出醜石的模樣,但卻會由醜石的遭遇聯想到人的被誤解冷落的命運,激發出不屈於命運的抗爭和奮鬥精神。

2007.10.25大真大假的賈平凹

傍晚提著自家包的素餃去看望父母,路過藥王洞一個書攤,發現了《高興》的盜版本,扉頁和內文及其紙張與正版書有明顯的不同,雖然明碼標價與正版相同,也是29元,但以10元出售,還可壓價到8元,這些都說明是盜版本。

同時還發現兩種假冒賈平凹的圖書,分別叫《廢情》、《廢欲》,與前年和去年市場上的《廢城》、《腐欲》、《腐都》等假冒賈平凹的圖書何其相似乃爾。

我欲購以上三種盜版書和假冒書作為研究之用,便與攤主搞價,攤主開始嘴硬,每本10元再不讓價,我說我是搞出版的,說實話,你這是假書。攤主這才鬆口,三本以28元出售。我說25元算啦,你這假書成本每本就是三五元。女攤主說,25元不行,往年差不多,今年紙張漲價了,我是你說的價進的,我總不能做賠本買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