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品種豐富,品牌多樣,中式歐式,各取所需,高中低檔,量體裁衣,一般都會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家具和建材,僅櫥櫃就有海爾、德寶、科寶,等等品牌,可以說各有特色,各有優點,搭眼一看麵子上都非常漂亮,但仔細察看內部結構,卻發現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或缺陷,所以看了幾個禮拜天,至今沒有一套令人滿意的櫥櫃。當然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商品,但實事求是地說,我們的商品比起日本或歐美的商品還是比較粗糙,還不夠專業,不夠精致。
再次,總的來說,家具市場貨真價實,尤其是低檔產品可以說價廉物美,可以滿足一般收入家庭的需要。但中檔商品尤其是高檔商品價位過高,有的家具甚至虛高定價,某名牌櫥櫃的一個角櫃就高達萬元,真是獅子大開口,明擺著宰人。當然多數商家是會打折讓利的,甚至還會派發代金券的,但切記買家沒有賣家精,最終商家是要賺錢的,客戶是不差錢的。
上述可見,家具建材市場還存在一些問題,不論是服務態度,還是商品價格、質量,尚待進一步改進和規範。具體而言,就是三高一低,人員素質要提高,服務水平要提高,商品質量要提高,商品尤其是中高檔商品價格要降低,不然在金融危機引發的經濟危機麵前就可能像房地產那樣脫離國情,脫離客戶,喪失機會,陷入危機。
2009.3.9說官腔
官腔源於何時,現已無從考證,恐怕和秦腔一樣是很古老的了,想來自有了衙門以後不久就有了官吧,古代官吏多是學而優則仕,中了舉人或狀元就會被皇帝欽點為大大小小的官吏,他們飽讀詩書,上的奏折是文言文,說的話也是文縐縐的,不同於下裏巴人的陽春白雪,久而久之大概就變成了官腔。
六十多年前,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一文中對當時的所謂黨八股的官腔羅列了八大罪狀,予以批判。解放初,他在《工作方法六十條》中寫道:文章和文件都應當具有這樣的三種性質,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他親自修改《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文章乃至標題,把冗長累贅、使人看了頭痛的標題改得鮮明、生動、有力,如把《天津東郊區莊子鄉民生、民強農業生產合作社如何發動婦女參加田間生產》31字的標題壓縮為《婦女走上了勞動戰線》9個字,把《大泉山怎樣由荒涼的土山成為綠樹成蔭、花果滿山》改為《看,大泉山變了樣子》。
在五十年代的一次文學界座談會上,被譽為“人民藝術家”的老舍說:要為人民服務,就得說人民的話,寫出來人民看得懂,愛看。臧克家說:毛主席寫文章、說話都不落俗套。他不說“社會主義一定勝利”,而說“東風壓倒西風”。這樣說法生動新鮮而又活潑。吳組緗指出黨八股是“四大皆空,一竅不通。裝模作樣,言不由衷。詞句別扭,章法雷同。廢話連篇,術語無窮。千山萬水,霧閉雲封。”可謂中的之言。
打官腔不是中國的土特產,曾被中國人稱為老大哥的前蘇聯也是官腔盛行,自然不免對曾自謙為小弟弟的中國產生影響。為扭轉官腔,前蘇聯領導人季米特洛夫說:“應當學會不用書本上的公式而用為群眾事業而奮鬥的戰士們的語言來和群眾講話,這些戰士們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思想,都反映出千百萬群眾的思想和情緒。”戰士是人民的子弟兵,語言也來源於人民,說話自然也與人民相同或相通。
“如果我們沒有學會說群眾懂得的話,那麼廣大群眾是不能領會我們的決議的。我們遠不是隨時都善於簡單地、具體地、用群眾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來講話。我們還沒有能夠拋棄背得爛熟的抽象的公式。事實上,你們隻要瞧一瞧我們的傳單、報紙、決議和提綱,就可以看到:這些東西常常是用這樣的語言寫成的,寫得這樣地艱深,甚至於我們黨的幹部都難於懂得,更用不著說普通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