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分款分書真忙(2)(1 / 3)

最後吃主食上的炒的新鮮蔬菜也多了,除了傳統的條子肉和爆炒蓮菜,還新增了蒜薹炒肉絲、西紅柿炒雞蛋等,蔬菜多是現摘自己地裏的,雞蛋也多是自家養的雞才下的,色味香俱全,非常悅目,十分可口。

衛生的變化主要體現在酒杯和勺子上,過去宴席上一個酒杯輪流著喝,如今一人一個酒杯;過去湯碗裏放兩三個勺子共用,如今一人一個勺子。過去沒有門碟,湯湯水水灑了一桌子,如今每人一個碟子,有的還備有餐巾紙,既衛生,又雅觀,文明程度大大提高。

是啊,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推進,農村社會經濟在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在提高,老家的宴席也在變化,已越來越接近城鎮的飲食,這恐怕也是城市化進程的必然反映,或城鄉一體化的一個標誌吧。

2009.1.31與人玫瑰自留香

——追念耿根元二三事

我與耿根元曾住一個家屬院生活過,同在一個辦公樓工作過,也是發行戰線上的同壕戰友。雖然交往不多,畢竟在一個家屬院一個樓上住過五六年,在出版大院度過20多年,同在發行行業共事過八九年,工作和業務上有過一些聯係,一塊參加過幾次書市,為朋友的事也麻煩過他,所以對他有所了解。可以說人如其姓其名,為人耿直本色,做事務求根本。

耿根元原來在單位食堂幹過,後來進入圖書發行行業,從物質食糧的炮製者轉入精神食糧的銷售者,很快進入角色,成為優秀的出版物發行者。據說他是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4卷本和18卷本的《賈平凹文集》主要發行人,盡管近年來因多種原因圖書市場不大景氣,但在他的努力下,14卷本和18卷本的《賈平凹文集》已告售罄。如今20卷本的《賈平凹文集》已出版麵世,他卻驟然離世,無疑是《賈平凹文集》發行乃至陝西發行業的一大損失,巨著待發,大將卻折,令人扼腕歎息,欷歔良久。

耿根元長年活躍在出版物發行市場上,在全國書市和訂貨會上常常見到他的身影,他分管著東南片圖書市場的發行工作,在福州書市上和首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上,我在陝西展區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會兒與客戶交談,一會兒為讀者解答,一會兒與其他省市的同行交流,不論是對客戶、同行還是讀者,他總是麵帶微笑,十分熱情,以致有的同行成了朋友。

工作上熱情好客,生活上也樂於助人,難忘他幫我或朋友找《賈平凹文集》或其他書,並給予盡量的優惠;難忘他對北京等外地同行熱情接待,頻頻敬酒;難忘在首屆海峽兩岸圖書交易會上,有一個同行帶著孩子,工作之餘打算去附近遊覽,他得知後主動放棄遊玩,把書市組委會或別人給他的贈票(券)送給同行,為同行提供了方便,減少了費用。

記得1991年,搬進王家巷家屬院不久,住在一樓的我家廚房出了點問題,需要一點水泥,買一袋子太浪費了,聽說根元家裝修,我就去他家借點水泥。不巧他外出,兒子在家,當時等著急用,我想借一點水泥也不是啥大事,就不打招呼了,那時也沒有手機與他通個電話,就用報紙包了點水泥,走時給他兒子說告訴乃父一聲。也不知道他兒子告訴他沒有,後來抬頭不見低頭見,見到他時也沒聽他提過此事,我想他是忘記了,但我從此卻知道他是一個好人,好人做好事是不求聞知和回報的,但獲得幫助和受益的人是不會忘記的,他的美德善舉將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也曾記得在渭南市舉辦的全省發行行業“創佳評差”演講比賽上我說過:發行人是最可愛的人,同時也是最辛苦勞累的人,就像當年的中國人民誌願軍既是最可愛的人,同時也是最艱苦卓絕的人。客觀上,發行是出版業編印發三個環節上最末一個環節,尤其是教材教輔發行時間緊、任務重,課前到書,人手一冊,別無退路,隻能加班加點完成任務。圖書發行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圖書發行人走遍千山萬水,說盡千言萬語,想盡千方百計,最終發行千萬冊圖書,將圖書這一精神食糧送到廣大的讀者手中。

在圖書發行銷售過程中,生活缺乏規律,出門在外由事不由人,誤餐是家常便飯,喝酒是工作需要。有時忙得午飯顧不上吃,到了晚飯招待客戶,空腹喝酒是常有的事,為了友誼長存,為了生意成交,為了更多的訂單,喝了一杯又一杯,抽了一支又一支,日積月累,健康難免受到損害,加上勞累透支,久而久之,積勞成疾,身體裏埋下致命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