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安康城已是晚上九點多種,晚飯幾乎成了夜宵,安康新聞出版局職工伴著敬酒演唱的安康民歌令人陶醉,以為他鄉為故鄉。安康,安康,真是一方宜於安居康樂的福地啊!盡管主人一再邀請看看安康城夜景,我們也很想賞賞這美麗山城的燦爛夜景,無奈大家心有餘而力不足,心領了主人的一片盛情。
“農家書屋真正辦在咱農民的心坎上”
早晨集合出發之際,看到附近廣場上人山人海,大多是晨練的人們,有散步慢跑的,有打太極拳的,有做健身操的,一派安寧祥和的景象。
8點多種,在安康市人大常委會馬副主任等的陪同下,我們一行在陣陣鑼鼓聲中,來到漢濱區五裏鎮西橋村參加該村農家書屋的揭牌儀式,五裏鎮領導主持揭牌儀式,漢濱區副區長首先致辭,在對參加揭牌儀式的各位領導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後說:“從2007年開始,我區開始組織實施農家書屋工程,共建成農家書屋72家,為廣大農民朋友讀好書、用好書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安康市新聞出版局吳少華局長講話,他表示歡迎和感謝後介紹說:“從2007年開始,我市已建成農家書屋185個,受到當地政府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歡迎。今後,我們將全力抓好全市農家書屋項目建設,把農民群眾的好事辦好,實事做實,以方便村民為出發點,把農家書屋建設好、管理好、發揮好,為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實現率先突破發展,構建和諧安康作出貢獻。”
西橋村村委會主任發言,他表示歡迎和敬意後介紹說:“近年來我村先後投資3萬餘元,改建了30平方米的圖書室,購置書架5個,閱覽桌椅28套,訂閱各類報刊十多份。今年又收到省新聞出版局配備的1561種、1575冊圖書,30種報刊、100張音像光盤。為群眾文化娛樂、學習科技知識提供了方便,有效地解決了我們在農業生產、科學養殖等方麵的難題,讓廣大村民深刻體會到農家書屋真正辦在咱農民的心坎上。”
新聞出版總署陳副巡視員講話,她說:“很高興今天來到漢濱區,參加我們五裏鎮西橋村的農家書屋揭牌儀式。她在介紹了全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情況,肯定陝西省農家書屋建設經驗後,希望廣大農民朋友能抽出時間,積極讀書看報,了解國家的政策,掌握科技文化知識和實用技術,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和生產生活質量,共享人類的智慧文明和精神財富,早日發家致富奔小康。”
最後,在震耳欲聾的鑼鼓鞭炮聲中,陳副巡視員和安康市人大常委會馬副主任為西橋村農家書屋揭牌,隨後檢查驗收通過了該村農家書屋。
眾誌成城建書屋
五裏鎮西橋村農家書屋揭牌儀式結束後,我們一行前往梅子鋪鎮薑溝村農家書屋檢查驗收。該書屋的圖書管理員張先利畢業於陝西科技大學,也是一名大學生村官。在與他短暫的交談中,令人欽佩和感動的是他不僅對農家書屋工作情有獨鍾,一門心思撲在書屋的管理中,將書屋經管得井然有序,而且無私地將自己的藏書也捐獻給書屋,視農家書屋為自己的書屋,這種愛書屋如家的精神值得褒揚和表彰。
在瀛湖農家書屋吃過午飯,我們馬不停蹄奔向平利。雖是山路,但正如平利縣名那樣,我們一路平安順利到達平利縣城關鎮普濟寺村,多好的村名啊!農家書屋作為文化公益事業不也是從精神文化上普濟天下眾生嘛。
該村農家書屋建在茶園對麵村委會最好的最寬敞的房間裏。不少村民正在專心致誌地閱讀著書報刊,嶄新的出版物就像桌上的新茶那樣青綠新鮮,暗香浮動。我們也趁機小憩,品著清茶,拿起書刊翻閱起來,或與村民和幹部交談起來……
從與陪同的平利縣組織部長交談中得知,該縣對農家書屋建設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組織部、宣傳部、文旅局、教體局、計劃局、科技局、民政局、財政局、農業局、計生局、新華書店等單位領導人為成員的農家書屋建設領導小組,製定了《平利縣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實施方案》。第一批安排70個縣直和中省市駐平單位對口包建70個村農家書屋,把這項工作作為各單位領導黨建聯係點、“三聯共建”和部門包村工作年度考核重要內容,由組織部和文旅局牽頭抓總,督促落實。
為進一步完善農家書屋的各項硬件設施,縣委、縣政府下發了《關於認真做好農家書屋硬件配套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每個書屋至少配置兩個書櫃,報刊不少於3—5種,電子音像製品不少於10種。配備必要的閱覽桌椅。同時采取先行試點、現場參觀學習等措施全麵推進,著力打造一流的農家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