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離憂就是在這個小小的鄉村裏度過他的小學時期
懵懂無知,每天上課不是想著父母什麼時候回來,就是別的心思,從不在學習上,遲到是家常便飯,隻跟村裏幾個孩子玩的好一點
上課被老師請到門口站著,上去做乘法題不會又被踹了幾腳……
自從大一點的孩子和他的玩伴都相繼從村裏的小學畢業以後,他就很少與人玩耍,漸漸的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書上來,他對課外書如饑似渴,尤其是小說一類
他喜歡論語等一類的古書,經常在班裏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這一年他的父親患結核去世,在一個微風吹的人舒爽的下午,平日裏不喜打飯的父親竟穿起了的西裝,顯得很嚴肅認真,在家中做好飯,等著家人來吃
晚上聽說鎮子裏有馬戲團要來演出,少年開心著提前到場地去等著看,少年滿懷心情的望著,他忽然看到自己的弟弟拿著個手電筒,慌忙的在找人
不久,叔嫂找到了他,告訴他家裏出事了,還有同行的同伴
“你父親好像出事了”叔嫂說道
“父親平時隻是一點小病,會沒事的”少年微笑著說道,麵色卻凝重了起來
快到家門口,遠遠的看見了烏壓壓的一群人,嘀咕著,少年麵色不由一重,臉上露出一絲慌亂
門口有幾滴血,客廳前有一灘血,一群人在一個搭起來的“床”上圍著在吊唁,少年路過時,眼裏泛紅,卻不敢看一眼
少年的母親讓他去買個燈回來,少年在堂姐的陪同出去了,堂姐哭著,在寂靜的夜裏顯得很是突兀,少年時常也在夜裏想:為什麼,父親的肺沒了卻沒有說,不痛嗎?
據後來祖奶講:南諦國,分別有十州,一州有二十四荒,一荒十市,一市百裏,一裏十深,一深百戶
君家是皇族宗室,內部競爭激烈,以至於現在隻剩下二戶,自相耗盡,這次父親的“親哥”回來隻是假心假意,以免分家產時少了他一分子錢,少年從平日裏也能看出來
他的小學有很少的玩伴,幾乎沒有,到了初衷也是如此,經常不與人交流,大概就是所謂的默默無聞做好事,也不曾向人說起,一個人默默的做著好事
不知何時起,少年逐漸早睡早起,成績也從踩著分數線進這所初中,到除了初一上以外年年都是全班第一的成績
至到初三,班主任經常辱罵班裏兩個君姓的人,至於原因不外乎遲到和成績時常說你們這廢物家族,廢物父母,你們姓君的都是
坐在下麵的少年默默的聽著……
班裏幾個同學嘰嘰喳喳的討論著,班主任為什麼不把獎學金發給君離憂?他平時待人真誠挺不錯的,學習也好,獎學金不是以他的名義申請的嗎?是因為他不給老師送禮和討好老師嗎?老師好偏心啊,隻給他認為是好的
中午,班主任進了門,“君離憂去校長辦公室一趟”班主任不耐煩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