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好飯,我和母親說了一聲,我得去山上去了。母親叮囑我,山上這個季節到處都是落葉,枯木,別亂放火。我應聲後,往山上跑去。
我認為可能問題不在於我體內靈氣的原因,很可能是我利用火的方式不對。按照常理說,火要引燃一根木頭,最主要是焰心大小,火焰大小,決定能否快速引燃這根木頭。但是我這時候催發的火焰是細長的火柱,這明顯是輸氣,並不是在弄火。
蔡睨說過,需要靈氣彌於中衝,徐徐散之,以此來控製火焰強弱。但是靈氣彌於中衝,散之時靈氣會衝得太快太猛,以至於未化火便散出,因此才有火柱的形狀。實則內裏還是在輸氣,因此靈氣才一直在流逝。
我上了山,來到一片小空地上,四周沒有什麼樹木。來的路上我撿了幾條枯木條,拿出一條單獨放在一旁。心想,剛才可能是我弄錯了催火的方法,燃枯葉時將火形成了火柱,可能火沒必要那麼細長。
我盤坐於地,陷入冥想。先於心中演化一遍催火的過程,試著凝氣於中衝。
當冥想過後,我再次催火於中衝,此次不輸氣,凝氣於中衝,化火而出。隻見中指上出現一團火焰,這團火焰並不大,焰心隻有我一個拳頭那麼大。
確實火柱和火團的相差非常大,此時手中的火團我甚至隻需要注入一絲絲靈氣,就可燃燒許久。
我試著拿到枯木上燃燒一會兒,這一團火焰不一會兒就帶燃了這條枯木。我頓時欣喜若狂,原來催化出來的火焰是這麼使用的。看來是我誤會了,之前去了建烈城看到青雲所在的熔爐作坊內,各位師傅都是在向上輸火,而且火焰長度非常長,以為火焰就該這麼用。
現在看來自己實際用起來和他們還是有區別的,他們的火好像和我這種尋常的火焰還不太一樣,而且威力也不大相同。
我試著將火團催化著,慢慢加大靈氣轉化。火團逐漸變大,我想看看我能催化出多大的火團。漸漸火團越變越大,已經開始烤著我有點熱了。
看來火焰催生時,不可瞬發,需要凝練一段時間,讓焰心慢慢催化,變大。當焰心足夠大時,我用剛才激發火柱所用的靈氣輸送速度運送靈氣。
此時隻見自焰心狂嘯著往中衝所指方向激射火焰。我強忍著自己的心情,莫要欣喜癲狂。這團烈焰足有半人寬,激射出去一丈餘遠。此時靈氣的流逝居然與適才灶爐內釋放的靈氣流逝一樣。
我不禁出聲道“我居然有能力維持這樣狂野的烈焰半個時辰,我居然!呀!”一聲暴喝下,我猛增靈氣輸送,烈焰更加狂野向中衝所指方向焚燒而去。
然而火團太寬,我竟沒看到,所指之處有兩隻飛鳥在三丈外繞飛著。它倆正打鬧著,突然被激射的烈焰焚燒,而且烈焰持續小半會兒,直接被烤焦羽毛從火焰中掉落出去。雖然被烤的時間不長,但是皮毛都已損壞,小鳥的承受能力並不強,熱力也未全散,昏死過去後就再沒活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