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千鈞(2 / 2)

水陸道場結束後,陸宛君先是入宮拜見皇上太後,之後才回了家,雖然已經是深夜,可陸家還是燈火通明的,一別一年,自然有許多話要說,二夫人趕著陸寶菱和陸如玉兩個人去歇下後,陸宛君和陸萬林還在書房談話。

封妃的旨意是太後擬的,可封號卻是皇上定的,皇上賜了一個傾字給陸宛君,絕代佳人,傾國傾城,也隻有陸宛君當得起這個字了。

可旨意頒下來的第二天,便有禦史彈劾,說陸宛君修行期間不守清規,紅顏禍水,引誘聖上,甚至還有人彈劾欽天監測八字選中陸宛君的那個人,說他收了陸家的好處,這才把陸宛君的名字呈了上去。

傳言紛紛,是陸萬林,陸宛君,甚至皇上早就料到的,至於始作俑者,有些是一是一二是二的古板禦史,可更多的還是裴家慫恿挑唆。

畢竟裴家百年世家,門生故舊遍布天下,朝中人脈關係更是錯綜複雜。

陸萬林作為當事人不好說話,可陸寶菱的舅舅趙大人卻上折子說皇上選妃乃是皇上的家事,說陸宛君紅顏禍水有些言過其實,可接下來唾沫星子就立刻噴向了趙大人,說趙家和陸家是姻親,自然向著陸家。

同時又翻出陸寶菱的種種事情,借以諷刺陸家對子女管束不嚴,同時,又有有心人道出了端王爺收陸寶菱為義女的“真相”:趙家與端王爺的別院比鄰而居,端王爺是受到了趙家人的蠱惑,這才收了陸寶菱為義女……

禦史台的那些禦史,整日閑著沒事,就愛抓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前陣子發生的事早就如同一個火藥桶,蠢蠢欲動,而經過了陸宛君這根導火索一點燃,立刻就炸開了,陸家,立刻被置於整個風暴的中心,甚至連沈家,趙家,陳家也不能置免。

還有膽子大的人把髒水潑到了陸如玉身上,說陸如玉能賜婚給誠郡王,據說也有些不可為人道的內幕,結果上這道折子的官員被誠郡王帶著人找上門去,家裏家外砸個稀巴爛,大家都不敢惹誠郡王這個閻王,便識相的不再提這個,可關於陸寶菱和陸宛君的傳言卻越演越烈。

二夫人氣的要命,可她一個婦道人家也不能做什麼,便回娘家請哥哥項大人上折子彈劾那些無中生有的人,其實,在二夫人之前,陸萬林早就聯合了沈家,陳家,趙家,項家幾個姻親彈劾彈劾裴家,擒賊先擒王,先把裴家給打趴下了,就不怕那些小蝦米蹦噠了。

陸萬林並沒有彈劾裴家的無中生有,因為這些事情雖經過添油加醋,可多半經不起推敲,容易被反咬一口,他彈劾裴家的罪名是結黨營私,聯合上下官員沆瀣一氣,擾亂朝綱。

這個罪名雖然聽起來很空很大,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可仔細一思量,裏頭的文章就大了,裴家門生故舊關係多,既是優點也是缺點。

如今裴家糾集那些人彈劾陸家,確實有種鋪天蓋地,壓人一頭的優勢,可卻暴露了一個致命的缺點,而陸萬林就是把這個缺點明明白白的展現給皇上看——幾乎是一夜之間,就有那麼多人彈劾陸家,這之前一定經過很長時間的籌謀,這還不算什麼,可怕的是裴家的那種凝聚力量,如今裴家拉攏各方打壓陸家,若是哪天裴家同樣對待皇上,皇上豈不是要被逼的退位讓賢?

沒有一位君王願意身邊存在這樣的臣子,君王都是有野心的,且占有欲極強,他們害怕奸臣誤國,可更害怕賢臣當國,賢臣人人稱頌,到時候誰又會記得皇上是誰呢?此時的裴家雖不是賢臣,可卻能聚集朝中半數以上的官員為其呐喊逞威,對於皇位的威脅可見一斑。

陸萬林從頭到尾就遞了這麼一道折子,可就是這道折子起了作用,皇上第二日便貶謫了首當其衝的兩個正四品官員,都是裴家的嫡係,並斥責他們無事生非,不把精力放在國家大事上,卻對這些小事揪著不放。

最後還道,不要以為你們背後有人撐腰就為所欲為,要先認清楚你們的主子是誰。

這兩個原本風風光光的四品官員,一個被發配到西南,一個被發配到西北,瞬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皇上的雷霆之舉讓大家瑟縮了,可背地裏嘀咕的人就更多了,說皇上為美色所迷,是非不分。

但上折子的人確實少了。

徐宗政是首輔,陸萬林的那道折子他是第一個看的,原本他想扣下來,可幾經猶豫,還是遞了上去,他不想遞折子是怕得罪裴家,可一想起自己已經和陸家結了親,那就是陸家那一邊的了,就是他有心賣這個好,裴家也未必領情。

沒想到這道折子這麼厲害,一下子就廢了兩個大臣。

裴太爺托人打聽了陸萬林折子的內容,嚇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