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6.賜婚(1 / 3)

陸寶菱就是不問朝堂事,心裏也明白,皇上親口提出的要她去和親,如今就算是借口和她有婚約,也是和皇上對著幹,皇上心情好,許就像今天一樣成全了。

若是心情不好,一個欺君罔上的罪名壓下來,就要吃不了兜著走,這是在賭博,且風險極大,這就足以看出大家對她的真心,趙家,沈家,甚至韓舟,都是冒著得罪皇上的風險來救她,這叫她如何不敢動,如何不落淚。

再加上今日徐廣庭在皇上麵前的信誓旦旦,讓她有種即使真的去突厥和親也沒什麼遺憾的感覺,畢竟能交到這麼一群好朋友,說不上同生共死,也是肝膽相照了。

在皇上麵前說了那樣的話,陸寶菱已經鐵板釘釘是要嫁去徐家的了,陸寶菱隻覺得心緒複雜,心裏說不出是什麼感覺,恨不得出家,免去這些煩惱。

第二日,徐宗政便親自上門提親,和陸萬林兩個人把這婚事給定下了,因為陸寶菱上頭有個陸宛君還未出嫁,而徐宗政上頭也有兄長還未成親,便隻訂了親,具體的成婚時間還要再定。

端王爺對這門親事倒是沒什麼意見,徐廣庭也十分優秀了,楚夫人更是如願以償,高興地不得了。

等徐家和陸家定親的事宜塵埃落定,這場風波也漸漸消弭,已經到了十月份,陸宛君修行之期將滿,皇上要在大恩寺做水陸道場,請京中有品級的官宦人家及女眷前去參拜。

一時間,整個京城都在談論這件事,二夫人對這些事情一如既往的熱情,可是,她也是三十多的人了,對於子嗣雖然還存有希望,自己也知道那希望有多渺小,倒是求神拜佛成了習慣。

誰知這個時候,誠郡王卻因為結交大臣而遭到了皇上斥責,將大家對水陸道場的注意力轉移了一部分。

要說誠郡王比皇上小將近十歲,平日裏又是風花雪月,不問朝政的,又怎麼會去結交大臣呢?大家麵上誰都沒議論什麼,私底下卻想,私自結交大臣可不是什麼簡單的罪名,更何況誠郡王私下往來的還是韓千帆這個武將,皇上難保不猜忌什麼。

據說誠郡王還挺不服氣的,和皇上大吵一架,被罰了一年的俸祿,後宮裏頭雲太妃也向太後哭訴,差點沒去太廟哭先帝。

想當年,先帝最寵愛的便是這個雲太妃了,那真是風頭無兩,如今縱然隻是個太妃,誰又敢小瞧她,就是太後麵子上也客客氣氣的。

這件事情最終如何解決外頭的人是不知道的,於公來說固然是國家大事,可於私來說便是皇室裏頭的爭紛了,普通大臣吃飽了撐的去觸這個黴頭,可像陸萬林,徐宗政這樣的近臣還是能窺伺一二的。

自從發生了這件事,陸萬林就一直神色凝重。

都說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就算明麵上不敢議論,大家私底下傳閑話的也不少,有人說皇上打了誠郡王一個嘴巴,有人說端王爺以叔叔的身份斥責兩個侄子兄弟不和,連皇上也挨了訓斥,還有人說皇上大怒之下要削了韓家的爵位。

傳言紛紛不一,可京城的氣氛頓時緊張下來了,前陣子關於陸寶菱的那些流言蜚語和這個相比起來壓根就不夠瞧的,大家都盯著韓家,都盯著宮裏傳出來的旨意呢。

按說誠郡王私自結交大臣,誠郡王都受了懲處了,這大臣也落不著什麼好,可等了足足小半個月,也沒見什麼旨意出來,這時候傳言才又散去了些。

誰知剛進了十一月,大家正在為水陸道場做準備的時候,宮裏突然下了一道旨意,將陸家的四姑娘陸如玉賜給誠郡王做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