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星鏈】的可怕對手(1 / 2)

吳凡理了一下思路後,說道:

“【星座計劃】的衛星數量雖然隻有兩萬八千顆,距離美國星鏈四萬兩千顆有很大差距,但規模絕對不算小,有資格被稱為\"大型衛星互聯網星座\"!”

“我們通過小型化、網絡化、AI化模式設計的6G量子通信納米衛星,單星容量高達100Gbps!單單是用戶波束就多達96個!”

一眾衛星專家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仿佛是聽道了什麼不得了的事情。

就連孫老聽到這句話,臉上也露出十分驚訝的表情。

旁邊不明所以的人員,小聲問向衛星專家:

“100Gbps容量很高嗎?我的手機容量都有512GB呢!”

衛星專家哭笑不得地向他解釋道:

“這是完全是兩種概念!”

“衛星作為外太空收取信息的重要通訊設備和手段,其容量大小決定了其觀測規模的大小和周期的長短。”

“像他這顆衛星的信息存儲規模能夠滿足上百萬個用戶的互聯網信息需求。”

“放眼世界也是不容小覷的存在!!!”

旁邊的人聽後,低聲驚呼道:

“我的天啊!一個人在互聯網上的信息需求量就已經很大了,一百萬個人的信息需求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好不好!”

另外一人好奇地湊過來低聲問道:

“那什麼是波束啊?聽著數量也不多啊!”

那名衛星專家搖了搖頭道:

“這還數量不多?”

“放眼整個衛星領域,他這衛星的波束簡直是無可比擬的存在!”

“術業有專攻,我們又不懂,快給我們解釋解釋唄!”

又有一人小聲地參與到他們的討論中。

衛星專家低聲解釋起來:

“波束越多,意味著衛星的傳感能力越強,也說明衛星所起到的信息輸送能力越強。”

“可以想象,如果一個衛星的波束少,那麼想要獲取同等量的信息,就要發射多個同等規格的衛星。”

幾人點點頭,這麼一說他們就有點明白了。

“你們試想一下。”

“如果一個衛星的波束足夠多,既能夠保證信息量的輸送,還能夠減少發射衛星帶來的損耗,這樣的作用可想而知!”

偷偷討論的幾人,聽後麵露驚駭。

這就是教員當年的【以一當十】戰略嗎?

……

“我前期計劃發射三百顆納米衛星,打造全球首個AI衛星星座。”

“在民用領域,可以提供導航和定位等服務,同時在軍事領域,也能夠進一步的提高衛星執導技術。”

“總的來說,【星座計劃】不單單是數量多,還能夠比鷹醬【星鏈】看的更遠、更清晰、跑得更快。”

孫老聽吳凡所講,忍不住連連點頭。

納米衛星具有成本低、重量輕、體積小、性能高、研製周期短和大批量製造六大特點,

並具有大量部署、機動性強、無法攻擊三大優勢,

以龍國世界工廠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批量生產。

這完全可以成為龍國軍事衛星發展的一個方向。

就連剛剛一直在質疑吳凡的那幾名衛星專家,

此刻也沉默了。

在他們心裏隻有一個念頭反複出現,

那就是,

【星鏈】的可怕對手出現了!!!

在可預見的將來,

如果吳凡的【星座計劃】得以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