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我漢服,興我漢家(1 / 1)

安月看著那一個個的漢墓,有一些心虛。

“總是去參觀漢墓,好像不太好啊,作為後人,應該要雨露均沾,多去探望一下其他老祖宗的墓才對。”

說著,安月又在手機裏加上:去參觀不同朝代的陵墓。

除了漢朝外的人們,看著安月的記錄,悲傷不已。

“雨露均沾那是皇上才用的,安姑娘,你根本用不上這個詞啊。”

“我們一點都不介意,你想去參觀漢墓就去,最好多去幾個。至於我們,就讓我們在裏麵好好安息吧,不要再去打擾我們了,我們一點都不想被天下人圍觀。”

漢朝的皇帝官員們看著安月的記錄,已經不再掙紮了。

“看就看吧,至少不是我一個人的陵墓,被天下人圍觀。”

“沒錯,大家一起被看,那就無所謂了,丟臉大家一起丟唄。”

作為第一個被參觀,且進行了詳細解說的漢墓的主人,劉注表示很開心。

“父王,你覺得接下來被參觀的,是哪個王公貴族的陵墓呢?”

劉道壓根不敢回答劉注的問題,因為他自己的墓也在彭城,萬一是自己的墓,那真的丟臉丟大了。

劉邦則顯得非常無所謂。

“朕的陵寢修建在陝西,按照安姑娘現在的行進路線,要到朕的陵寢還早著呢,也不知道朕有沒有機會,看一下始皇帝的陵寢。”

天幕下的百姓們,看到安月要參觀各朝的陵寢,雙眼放光。

一些遊手好閑的二流子,紛紛聚集在一起。

“安姑娘總算做了回好事,等我們知道那些陵寢的位置,就可以去盜墓,等到時候,我們就能得到許許多多的的金銀珠寶。”

“老大說的對,說我們就真的發財了,再也不用被別人說我們遊手好閑,到時候我要讓那些人看看,張二狗是如何吃香的喝辣的?”

安月做好記錄後,打算刷刷視頻放鬆一下。

【漢服第一人,華夏複興,衣冠先行#國風#複興#漢服】

【漢服第一人,這是一位漢服先驅者,向全世界的偏見宣戰的故事。】

【1645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後,就下令在全國推廣剃發易服的政策,嚴令全國男性官民,在十天之內“衣冠皆尊本朝之製”,否則“殺無赦”。自此以後,漢服就離開中國漢族日常生活長達358年。】

【2003年,一個叫王樂天的普通電力工人,穿著自己一針一線縫製的漢服,獨自走上了鄭州繁華的街道。】

【因為當時買不到漢服,為了做出心中的漢服,他查文獻,學規製,甚至為求完美,反複拆補,刺破雙手都沒放棄。】

【但當他路過商場時,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小孩子看見他大喊“八格牙路”,其他的人跟在他後麵喊他“小日本”。】

【麵對人們的嘲笑和不解,他坦然地穿過人群,更加堅定了推廣漢服的決心。】

【後來,他穿漢服逛街的事,被記者寫成了報道,並在全國掀起了複興漢服的浪潮,這一天,絕跡了358年的漢服重回街頭。這一天,也被國家正式定義為“漢服出行日”。】

[著我漢服,興我漢家,重回萬邦來賀,漢唐之盛。]

[沒想到新世紀第一個穿漢服的是個男士,而且還是河南鄭州的。]

[感謝每一位漢服同袍為中國的漢服文化事業做出的貢獻。]

[我真的不理解,別的國家重要場合好多都會穿傳統服飾,穿傳統服飾走在路上也不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在我們這裏穿傳統服飾還要被罵,還要遭受質疑的眼光,還會被說是去唱戲的?]